[实用新型]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0979.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兰涌森;叶露;李强;孔维博;杨均德;王宇航;黄小刚;邓然;谭继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E02D27/1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风电塔筒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包括底板、承台、基础桩、环形钢连接件和上部塔筒结构,所述底板下端面与基础桩连接,所述基础桩打入地下进行固定,所述承台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承台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第一预埋螺杆,多个第一预埋螺杆绕承台的轴线围城环形,所述环形钢连接件通过第一预埋螺杆安装在承台上端面上,所述承台与环形钢连接件同轴设置,所述上部塔筒结构安装在环形钢连接件的上端面上。该基础的构件预制且采用螺栓连接,构件可拆卸更换和重复使用,节约了材料用量,同时绿色环保;该基础结构受力形式合理,运输方便,现场安装难度低且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
背景技术
风电能源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电场发电量高、风机运行稳定、制造技术成熟,近年来被广泛投入使用。
风电机塔筒属于高耸结构,承受较大的水平和竖向荷载,故基础体形较大,材料用量也很大。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用量多,钢筋间距密,混凝土不易浇筑,现场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施工周期较长,同时成本高昂,不可重复使用,对环境不友好,所以有必要对风机基础结构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该基础的构件预制且采用螺栓连接,构件可拆卸更换和重复使用,节约了材料用量,同时绿色环保;该基础运输方便,现场安装难度低且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风电塔筒基础,包括底板、承台、基础桩、环形钢连接件和上部塔筒结构,所述底板下端面与基础桩连接,所述基础桩打入地下进行固定,所述承台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承台上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布置的第一预埋螺杆,多个第一预埋螺杆绕承台的轴线围城环形,所述环形钢连接件通过第一预埋螺杆安装在承台上端面上,所述承台与环形钢连接件同轴设置,所述上部塔筒结构安装在环形钢连接件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还包括基础梁,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预埋螺杆,多个所述第二预埋螺杆沿底板的径向设置成多排,所述基础梁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每一排第二预埋螺杆相匹配,所述基础梁下侧通过第二预埋螺杆安装在底板上端面上,所述基础梁靠近底板圆心的一端安装在承台上,所述基础梁设置有多块,多块基础梁圆周阵列安装在底板上。
进一步,所述基础梁在长度方向上为变截面结构,所述基础梁的上端面包括水平面和倾斜面,所述基础梁的水平面一端与承台连接,所述第二螺栓孔设置在倾斜面上,所述基础梁不少于4根。
进一步,所述承台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基础梁的水平面一端相匹配,所述基础梁的水平面一端插入安装口后与承台结合为一体,所述基础梁的水平面与承台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安装口位置的第一预埋螺杆预埋在基础梁的水平面一端且与承台上的第一预埋螺杆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三预埋螺杆,多个所述第三预埋螺杆以底板的轴线为中心围绕成环形,所述承台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三预埋螺杆相对应的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围成的环形半径小于所述第一预埋螺杆围城的环形半径。
进一步,所述环形钢连接件包括环形上翼板、环形腹板、环形下翼板和加筋肋,所述环形上翼板、环形腹板与环形下翼板同轴线设置,所述加筋肋设置在环形上翼板和环形下翼板之间,所述加筋肋的一端垂直连接在环形腹板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环形上翼板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环形下翼板的外壁直径,所述环形上翼板的内壁直径等于所述环形下翼板的内壁直径,所述加筋肋为直角梯形形状。
进一步,所述环形上翼板由多块圆弧形上翼板模块组成,所述环形下翼板有多块圆弧形下翼板模块组成,所述腹板由多块圆弧形腹板模块组成,一块所述上翼板模块、一块下翼板模块和多块加筋肋组成连接件模块,多块连接件模块组成环形钢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0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反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冰箱的悬挂式熟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