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烹调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1215.7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钟毕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毕琴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调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够使得材料在静态制作过程中均匀热以及均匀入味的烹调用具。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上下端开口的内筒以及上端开口的盖桶,所述内筒适配置于所述外桶内,所述盖桶适配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内自下至上依次适配设置有固定网隔板以及若干个活动网隔板,所述固定网隔板置于所述活动网隔板的下方,所述固定网隔板置于所述内筒的底端平面之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烹煮器具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用具。
背景技术
饭堂厨房在制作菜品的时候通常都是采用大锅煮,现在有的饭堂厨房为了提高效率以及节约人工成本,也逐步采用机器制作替代以往的人工制作,特别在炒菜菜式制作上,基本也可以达到人工一样的水平。但在一些特别的菜式,例如卤水菜式或者温低时短的轻炸菜式的制作上,由于传统炊具的限制,卤水煮制或者轻炸制作期间材料堆叠,不能够完全达到均匀受热以及入味,往往会造成部分火候过了或者部分不够火候以及部分味道不足,使得成菜口味口感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够使得材料在静态制作过程中均匀热以及均匀入味的烹调用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上下端开口的内筒以及上端开口的盖桶,所述内筒适配置于所述外桶内,所述盖桶适配置于所述内筒内,所述内筒内自下至上依次适配设置有固定网隔板以及若干个活动网隔板,所述固定网隔板置于所述活动网隔板的下方,所述固定网隔板置于所述内筒的底端平面之上。
所述固定网隔板与所述内筒的下端外壁以及所述外桶的底板之间组成出味室。
在所述内筒内,所述固定网隔板与相邻所述活动网隔板之间组成首层入味室,所述首层入味室置于所述出味室的上方。
在所述内筒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网隔板之间组成递层入味室,所述递层入味室置于所述首层入味室的上方。
所述盖桶置于最上层的活动网隔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固定网隔板与内筒的下端外壁以及外桶的底板之间组成出味室,调味型食材置于出味室内,由于外桶的底板是被外部灶台直接加热,所以出味室内的调味料以及调味型食材能够直接得到最高烹煮温度,从而更好地释放出呈味成分。
在出味室上方的入味室内均匀放置食材,呈味成分能够平均地进入入味室,从而平均地对入味室内的食材进行入味;入味室的层数根据实际需求来定,理论上层室越多,则最难熟的食材置于最底层的入味室,以此类推逐层放置,确保食材的受热以及入味的均匀。
高温不利于入味,同时也为了减少呈味成分的挥发,加强入味时间,加强入味效果,所以在烹制食物时,可以往盖桶放入清水,作为延缓食材温度上升的冷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外桶1、上下端开口的内筒2以及上端开口的盖桶3,所述内筒2适配置于所述外桶1内,所述盖桶3适配置于所述内筒2内,所述内筒2内自下至上依次适配设置有固定网隔板21以及若干个活动网隔板22,所述固定网隔板21置于所述活动网隔板22的下方,所述固定网隔板21置于所述内筒2的底端平面之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网隔板2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活动网隔板22依次适配置于所述固定网隔板21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毕琴,未经钟毕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1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耐磨陶瓷内衬的捞渣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背光组装机组的循环输送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