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1371.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孝鹏;张亮;谢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11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口槽 套管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包括针体,针体的长度为30cm,直径为0.3cm,还包括套在针体外侧面的套管,套管的长度为30cm,直径为0.6cm,针体的一端为一体结构的尖端,针体的另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端部,端部直径大于套管的直径,靠近尖端一侧的针体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环形槽,环形槽为倾斜设置的圆槽,通过将环形槽倾斜设置,便于将直肠残端两侧端角的牵引线卡在环形槽内,环形槽内凹深度为0.5cm,环形槽宽度为0.1cm,两个环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cm,尖端距离其最近的环形槽为1cm,本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可以内陷直肠残端双侧端角,使其进入吻合器钉仓内,实现双侧端角同期切除,达到真正的端端管状吻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
背景技术
传统双吻合技术吻合结束后会遗留直肠残端双侧端角,实验及临床观察数据表示此端角抗压力弱、易缺血,成为直肠吻合后的易瘘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可以内陷直肠残端双侧端角,使其进入吻合器钉仓内,实现双侧端角同期切除,达到真正的端端管状吻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包括针体,还包括套在针体外侧面的套管,针体的一端为一体结构的尖端,靠近尖端一侧的针体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环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为倾斜设置的圆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体的另一端为一体结构的端部,端部直径大于套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针体的长度为30cm,直径为0.3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槽内凹深度为0.5cm,环形槽宽度为0.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环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cm,尖端距离其最近的环形槽为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管的长度为30cm,直径为0.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双口槽套管式穿刺器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解决吻合后直肠残端两侧端角遗留的问题,实现真正的直肠端端吻合,降低传统双吻合术后出现的直肠残端端角缺血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通过在针体上设置两个环形槽,可以将直肠残端两侧端角的牵引线分别挂在对应的两个环形槽内,然后通过针体带着牵引线穿出向外拖出,套管的设置可以定位直肠残端的最佳穿出点,便于针体上的尖端穿出,大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体、2套管、3尖端、4环形槽、5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1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过高的秋千绳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菌种高效扩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