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泡沫起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7211.X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1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咏一;汤笑飞;张微;曹凯;何飞;张祎;花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安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沈菊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泡沫 起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泡沫起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发泡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和进风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泡沫输出管;所述发泡网包括相错位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锥网和若干个第二锥网,且所述第一锥网与所述第二锥网不接触;所述第一锥网、所述第二锥网以及所述直网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网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泡倍数高,泡沫粒径极小,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的起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泡沫起泡器。
背景技术
在对掘进工作面产尘较大区域进行降尘处理时,泡沫除尘为降尘效果最佳的一种方式。目前,一般的发泡装置发泡倍数低,产生的泡沫粒径较大,吸附性相对较差,起泡设备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泡倍数高,泡沫粒径极小,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的起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泡沫起泡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发泡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和进风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泡沫输出管;
其中,所述发泡网包括相错位设置的若干个第一锥网和若干个第二锥网,且所述第一锥网与所述第二锥网不接触;这些所述第一锥网和所述第二锥网均沿直线阵列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锥网之间连接有直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锥网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锥网、所述第二锥网以及所述直网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网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网与所述第二锥网的大小结构相同,均具有一扩口端和一尖端,所述第一锥网的扩口端与所述第二锥网的扩口端相靠近,所述第一锥网的尖端与所述第二锥网的尖端相远离;所述第二锥网的尖端靠近所述进液管和所述进风管,所述第一锥网的尖端靠近所述泡沫输出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锥网的尖端位于与该尖端相对应的直网的正下方。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锥网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直网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网与所述第二锥网呈三角状或者圆锥曲线状。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风管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上,所述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进风管的轴线均与所述泡沫输出管的轴线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的轴线与所述进风管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风管大小结构相同,能够进行互换。
优选地,所述泡沫输出管具有多个,且呈直线阵列分布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发泡网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壳体的中上部,所述网孔为圆形孔,其直径在1mm-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型泡沫起泡装置,适用于矿井粉尘治理,发泡网采用多片阵列的设置,可稳定的产生粒径极小的泡沫;
通过发泡网将壳体的内腔进行分层,形成上下层腔体式设计,可使发泡倍数更高;采用等间距多泡沫输出管口设计,使泡沫输出更加稳定;
此外利用第一锥网和第二锥网的设置,形成双层发泡结构,第二锥网的尖端朝向进液管和进风管,进而能够将喷射过来的混合液进行多处的分流,使得混合液分散更加均匀,促进泡沫的产生;同时锥网的设置使得网呈折叠结构,也间接使得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进一步促进的发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安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安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7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