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用旋转送料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8805.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坚;贺干群;蔡曙鹤;戴晓瑜;全阳勋;林友景;魏人楚;贺璟;温作满;蔡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珂斯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24B47/12;B22D31/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玲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冒口 切割 打磨 流水线 旋转 送料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用旋转送料台,包括转盘以及分别设置转盘两端的固定组件,转盘下方设有驱动源,铸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产品部件以及将两个产品部件同时成型产生通道行程的切除部件,切除部件包括浇口与冒口,固定组件包括放置架、至少两根固定杆以及浇口固定座,浇口固定座设有供弧形缺槽,固定杆设有支撑块,浇口固定座通过弧形缺槽与支撑块配合将铸件固定在放置架上,进而限制铸件水平方向的自由度。通过设置间歇旋转的转盘带动铸件进入与脱离工作区域,从而将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的工作区域与上料区域分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风险,实现智能化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用旋转送料台 。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汽车的很多零件例如: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活塞,飞轮壳以及部分外壳、变速箱的外壳、底盘等都需要通过会制成铸件后再组装车用成品。
铸件铸造过程中,由于工艺的需要,铸造件的本体除包含工件本身的形状和规格外,还有一些“多余”的结构部分,这部分就通常被称为浇冒口,浇冒口是金属在铸造工艺中所必然产生“多余”部分,在完成金属铸造成型工艺后,浇冒口就是首先要清除的部分,在铸造生产中,铸件浇冒口的清除是一种劳动量大,自动化程度还很低的工序。常见的手工或半自动化的锯切切割方式为圆锯片切割及带锯切割。虽然设备及耗材的成本都较为低廉,但对工人操作的要求较高,切生产安全性较低,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市场对于铸件浇冒口自动切割机的需求日益明显。
同时的铸件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压铸工艺及模具配合的原因,铸件经过机械加工,会在铸件表面的过渡处不可避免的形成各种尖角、毛边等不规则的金属毛刺。如不进行毛刺的清理,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还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搬运、定位、装配、使用寿命及性能。现有技术中,去除毛刺的工作主要还是人工完成,工人操作毛刺清理工具,需要适应不同铸件的初始轮廓现有技术中,人工完成毛刺清理作业,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的操作熟练度要求高、招工难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加工的精度要求的后果。
在对车用铸件浇冒口进行切割打磨时会需要频繁将车用铸件从工作区域中放料、下料,若是采用人工进行放、下料容易降低效率引起事故,若是停机后再放、下料就会耽误工期、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用旋转送料台,通过设置间歇旋转的转盘带动铸件进入与脱离工作区域,从而将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的工作区域与上料区域分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风险,实现智能化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铸件浇冒口切割打磨流水线用旋转送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以及分别设置在转盘表面两端用于放置铸件的固定组件,所述转盘下方设有用于带动转盘间歇转动进而使两端的固定组件位置互换的驱动源,所述铸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产品部件以及将两个产品部件同时成型产生通道行程的切除部件,所述切除部件包括浇口与冒口,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转盘表面的放置架、设置在放置架上至少两根用于支撑产品部件的固定杆以及设置放置架远离固定杆一端用于固定浇口的浇口固定座,所述浇口固定座朝向固定杆的一端设有供浇口容置的弧形缺槽,所述固定杆朝向产品部件的一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浇口固定座通过弧形缺槽与支撑块配合将铸件固定在放置架上,进而限制铸件水平方向的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珂斯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珂斯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8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