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9679.2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4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琪;周欢;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汤星星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母端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母座包括底板、中岛、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墙,中岛、侧墙及端墙分别连接底板,侧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墙相连,两个侧墙与两个端墙四者围成一框形结构,中岛位于框形结构内,中岛与框形结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板对板公端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容纳腔,母座的端部设有母端金具,母端金具包括第一金具,第一金具包括压脚和用于保护中岛的端头的一体式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括用于保护中岛的端头的顶面的顶保护部、用于保护中岛的端头的端面的端保护部以及用于保护中岛的端头的侧面的两个侧保护部,压脚嵌入底板内且压脚的一端连接侧保护部的底部,压脚的另一端伸入侧墙的下方。本板对板母端连接器结构稳定,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对板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母座包括底板、中岛、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墙,中岛、侧墙及端墙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侧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墙相连,两个所述侧墙与两个所述端墙四者围成一框形结构,所述中岛位于所述框形结构内,所述中岛与所述框形结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公端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容纳腔,而为了保护中岛的端头不受损以延长母端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及电性能,现有技术中,所述母座的端部一般会设置母端金具,但现有的母端金具用于保护中岛的端头的保护结构一般弯折成型,且该保护结构与中岛通常是注塑连接的,然而该保护结构与中岛之间的连接力难以保障,偶尔会出现保护结构脱离中岛的情况,也就是说,现有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还需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板对板母端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对板母端连接器,包括母座,所述母座包括底板、中岛、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墙,所述中岛、侧墙及端墙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侧墙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端墙相连,两个所述侧墙与两个所述端墙四者围成一框形结构,所述中岛位于所述框形结构内,所述中岛与所述框形结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板对板公端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容纳腔,所述母座的端部设有母端金具,所述母端金具包括第一金具,所述第一金具包括压脚和用于保护所述中岛的端头的一体式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用于保护所述中岛的端头的顶面的顶保护部、用于保护所述中岛的端头的端面的端保护部以及用于保护所述中岛的端头的侧面的两个侧保护部,所述压脚嵌入所述底板内且所述压脚的一端连接所述侧保护部的底部,所述压脚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侧墙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端保护部连接所述顶保护部,所述顶保护部连接所述侧保护部。
进一步的,所述端保护部连接所述侧保护部,至少有一个所述侧保护部连接所述顶保护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保护部分别连接所述侧保护部及所述端保护部。
进一步的,所述端保护部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保护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结构呈罩体状,所述端保护部、顶保护部及侧保护部三者中任意两者的连接处均无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结构为拉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端保护部上设有引导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具还包括嵌入所述底板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连接所述压脚和/或所述保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9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监测式户外防汛广播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非金属膨胀节钻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