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标准电阻测量的恒温设备和标准电阻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09773.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韶淼;叶新新;曾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彬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标准 电阻 测量 恒温 设备 系统 | ||
1.一种用于标准电阻测量的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设备包括:
容纳箱体(21),定义一个容纳腔(211),所述容纳箱体(21)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211)连通的多个开孔(212);
与所述多个开孔(212)一一对应的多个接线端子(22),每个所述接线端子(22)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开孔(212);
与所述多个接线端子(22)一一对应的多个连接件(23),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每个所述连接件(23)具有相反的固定端(231)和接触端(232),所述固定端(23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23)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22)上;
温度控制系统(2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11)内,用于维持所述容纳腔(211)内的温度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23)为弹簧,所述固定端(231)和所述接触端(232)为所述弹簧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23)包括偏心齿轮(233)和固定块(234),所述偏心齿轮(23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34)上;所述固定端(231)为所述固定块(23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23)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22)上的部分,所述接触端(232)为所述偏心齿轮(233)距离所述固定端(231)最远的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多个开孔(212)一一对应的多个密封圈(25),每个所述密封圈(25)夹设在对应的所述开孔(212)的内壁和所述接线端子(22)之间。
5.一种标准电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电阻测量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恒温设备(20),用于放置标准电阻(10),并维持所述标准电阻(10)所在空间的温度不变;
多条测试线(30),分别通过所述恒温设备(20)与所述标准电阻(10)电连接;
测量装置(40),分别与所述多条测试线(30)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标准电阻(10)分别提供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的电流并测量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准电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电阻(10)包括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标准电阻(10)在所述第一端(101)和所述第二端(102)之间的阻值为所述标准电阻(10)的全部阻值,所述测量装置(40)包括:
电流源(41),包括正极(411)和负极(412),用于向连接在所述正极(411)和所述负极(412)之间的通路提供从所述正极(411)流向所述负极(412)并且大小恒定的电流;
电压检测器(42),包括第一检测端(421)、第二检测端(422)和输出端(423),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端(421)的电势与所述第二检测端(422)的电势之差,并将差值从所述输出端(423)输出;
正反接切换器(43),用于将所述正极(411)、所述第一检测端(421)与所述第一端(101)连接,所述负极(412)、所述第二检测端(422)与所述第二端(102)连接;或者,将所述正极(411)、所述第一检测端(421)与所述第二端(102)连接,所述负极(412)、所述第二检测端(422)与所述第一端(1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准电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40)还包括:
封装外壳(44),用于放置所述电流源(41)、所述电压检测器(42)和所述正反接切换器(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准电阻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44)上设有与所述多条测试线(30)一一对应的多个接线插孔(441),所述多个接线插孔(441)分别与所述正反接切换器(43)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097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