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工程钢结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0314.1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戴世超;杨建;陈哲;程晋宜;温志刚;田雷;王林昌;王玉春;颜克柯;史忠珂;于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13 | 分类号: | B23K9/013;B23K9/32;B23K9/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工程 钢结构 碳弧气刨 碳棒 夹持 输送 装置 | ||
1.一种海洋工程钢结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夹持部和推送组件,所述握持部包括把手和扳机,所述扳机在中部与所述把手铰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把手固定并夹住碳棒,所述推送组件位于所述把手的后方,并且连接所述碳棒和所述扳机,所述推送组件与所述扳机联动,所述扳机绕所述把手转动带动所述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夹持所述碳棒向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限位管、第二限位管和外壳,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套设在所述碳棒外,所述第一限位管位于所述把手的前方,所述第二限位管位于所述把手的后方,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外并与所述把手呈一定角度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推送环、导轨以及连接所述扳机与所述推送环的联动结构,所述推送环套接在所述碳棒外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之间,所述导轨固设在所述外壳内并靠近所述推送环设置,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弹簧、压缩臂和连接板,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弹簧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压缩臂的第一端,所述压缩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扳机的内端呈一定角度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所述压缩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推送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输气线路,所述输气线路包括顺序连接的出气环、送气管、气管开关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环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管外,所述出气环上开设有出气孔,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送气管平行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布置,所述气管开关靠近所述扳机设置,用于接入气体的所述进气管从所述把手下端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输电线路,所述输电线路包括电线和电路开关,所述电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管,所述电路开关靠近所述扳机设置,所述电线的另一端从所述把手的下端接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有三个,三个所述出气孔绕所述碳棒中心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外壳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的材质为易导电的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材质为耐高温且绝缘的塑料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弧气刨的碳棒夹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电线外包覆有一层耐高温绝缘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03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粘贴型道路立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展厅的灯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