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屋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0441.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顺增;吕剑;杨文烈;宗磊;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陈千;刘思言 |
地址: | 408099 重庆市涪陵***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屋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屋顶结构,包括防水结构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结构层上层的复合层,其关键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层包括防水混凝土顶板,该防水混凝土顶板内配双向钢筋网片,且通过钢纤维膨胀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复合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层、找坡层和找平层。其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屋顶防水的基础置于结构混凝土,利用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达到建筑屋顶自防水技术效果,并在复合层的配合下,使其具有更强的压水抵抗能力,从而使得屋顶可长期保持防水功能,克服了建筑屋顶漏水率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防水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水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行的建筑屋顶防水处理方法仅为设置两道建筑构造防水,未对屋顶混凝土主体结构的防裂抗渗漏性能作出改进,也就是说,屋顶防水的基础是附于结构混凝土之上的有机防水材料,有机防水材料的耐久性和与屋顶的结合密封性能决定了屋顶防水层的寿命,屋顶混凝土结构不参与防水,导致屋顶漏水率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屋顶混凝土结构直接参与防水的防水屋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水屋顶结构,包括防水结构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防水结构层上层的复合层,其关键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层包括防水混凝土顶板,该防水混凝土顶板内配双向钢筋网片,且通过钢纤维膨胀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复合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层、找坡层和找平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找坡层与所述找平层均采用掺有防水剂的细石混凝土铺设而成,所述找坡层的坡度为3%±0.5%,且所述找坡层最低处与所述找平层的厚度之和不少于3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与找坡层之间的第二防水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找平层上层的保温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层上层的刚性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层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覆而成,涂覆的厚度不小于1.5mm,且所述第一防水层四周上翻形成的泛水较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小于35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层采用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涂覆而成,涂覆的厚度不小于1.5mm,且所述第二防水层四周上翻形成的泛水较屋面完成面高度不小于350mm。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刚性层的上层还设置有附加层,所述附加层附加在屋顶的天沟或/和泛水或/和油膏边上,并采用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涂覆而成,且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涂覆的厚度不小于1.5mm。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复合层的上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排水层、过滤层和种植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层由粒径为5~10mm的细卵石层和粒径12~25mm 的粗卵石层上下铺设组成,且所述排水层、所述过滤层以及所述种植层的厚度之和不小于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屋顶防水的基础置于结构混凝土,利用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达到建筑屋顶自防水技术效果,并在复合层的配合下,使其具有更强的压水抵抗能力,从而使得屋顶可长期保持防水功能,克服了建筑屋顶漏水率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0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袋环保印刷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