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0567.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庆;沈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向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性能 聚氨酯 缓冲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属于聚氨酯缓冲垫的制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有物料进口(2)和氮气进口(3);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围包覆设置有温控外壳(4),所述温控外壳(4)一侧设置有控温水进口(5),另一侧设置控温水出口(6);所述控温水进口(5)通过管路连接控温装置(7),所述控温装置(7)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通管路(15),双通管路(15)分别连接冷水管路和热水管路;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还设置有加热棒装置(8)。它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能够精准控制温度,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属于聚氨酯缓冲垫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就是一种典型的可碳中和的树脂,聚氨酯的原料所使用的多元醇成分,迄今为止,已知有以源自石油的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为代表的多元醇,另外,还有已知使用源自植物的作为蓖麻油或蓖麻油衍生物的蓖麻油类多元醇。聚氨酯复合缓冲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被广泛用于汽车等车辆用坐垫上,还可在车祸时,有效保护人体安全。基于同样的原因,聚氨酯缓冲材料还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前后保险杠上,可有效减少汽车碰撞事故后的损害程度;用在直升机的停机坪上,具有很好的减震和缓冲效果;用在鞋垫或者鞋底上,可极大的减轻了行走过程中与地面的冲击,能够较好的保护脚部,大大减缓了行走疲劳,避免运动伤害。用在人体关键部分的护具上,可防止摔倒后的骨折等运动伤害。因此,对于聚氨酯缓冲垫的制备过程则要求较高。
现有技术下,聚氨酯缓冲垫的预聚体制备要将聚醚多元醇、占聚醚多元醇总重量4%~6%的纳米玻璃微粉、占聚醚多元醇总重量2%~4%的酯类有机磺酸盐、钛酸类催化剂、水与有机硅氧烷的的混合物按比例放入反应釜中,快速升温到80℃~90℃,并在80℃~90℃和氮气保护下加入改性的异氰酸酯,反应1~2小时获得预聚体;因此,精准温控的反应釜结构是有必要的。
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29336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反应釜温压控制系统及包括其的高压反应釜,与高压反应釜配合连接,高压反应釜温压控制装置包括控温组件,与高压反应釜配合连接;控压组件,与高压反应釜配合连接;第一监控器,分别与控温组件和控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邻近高压反应釜的第一位置;第二监控器,与第一监控器并联或串联地与控温组件和控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远离反应釜的第二位置处的控制室内。上述高压反应釜温压控制系统通过同时设置能够并行的两套监控器,使得操作人员在邻近高压反应釜的现场,及远离高压反应釜的控制室,同时对高压反应釜中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控调节。
上述专利提高了操作灵活性,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迫在眉睫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它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能够精准控制温度,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备高性能聚氨酯缓冲垫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和氮气进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围包覆设置有温控外壳,所述温控外壳一侧设置有控温水进口,另一侧设置控温水出口;
所述控温水进口通过管路连接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双通管路,双通管路分别连接冷水管路和热水管路;
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还设置有加热棒装置。
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加热棒装置匹配设置在卡槽内。
所述温控外壳的外围还设置有保温套。
所述控温装置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温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水收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向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向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0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智能控制安全系统模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辊式破碎机辊轮轴承安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