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3705.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24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马秋云;王为民;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锐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22B7/00;C22B23/00;C25C1/0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苏玲 |
地址: | 2144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液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含镍废液贮罐,其依次连接第一调节槽、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连接氢氧化镍收集桶,还连接并联设置的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均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调节槽、蒸发浓缩器、第二过滤器、废物收集桶,蒸发浓缩器与第二过滤器组成循环结构,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均还经管道依次连接电解槽、储液槽,储液槽的出口与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的入口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实现连续工作处理,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实现镍资源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PCB和电镀行业的电镀镍、化学镀镍等生产线清洗段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镍废液,按《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91200-2008),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要求在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处理达标,同时常规处理工艺产生的含镍废液作为危险废物的处置费比较高。
含镍废液处理通常采用酸碱中和压泥,但中和压滤后产生的含镍泥巴被定为固体危险物,则需要委托有操作固体危险资质的公司或机构进行有偿操作,这样大幅度地提高了其处理成本,并且金属镍不能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而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对含镍废液进行处理并回收镍资源,其中化学沉淀法不能完全去除镍,处理效果不易达标;离子交换法吸附含镍废液,很容易饱和,需要再生后才能继续吸附,不能满足连续使用,且离子吸附后的废液不经处理送至污水站,会产生大量废液,造成处置难度大;反渗透法设备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得到的镍浓缩液低,后续处置费用高。
中国专利CN210529005U公开了一种含镍废液中镍回收系统,回收系统包括:含镍废液收集桶、树脂吸附罐、废液储存桶、反洗桶以及电解槽,其将镍废液收集桶中含镍废液通入树脂吸附罐中,进入树脂吸附罐内的含镍废液中的镍离子吸附至吸镍树脂中,并将吸附后的废液输送至废液储存桶内,然后反洗桶内的酸溶液输送至树脂吸附罐内,得到含镍酸溶液,最后将镍酸溶液输送至电解槽内进行电解操作,得到金属镍;但该专利中存在以下弊端:(1)离子树脂吸附后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存放在废液储存桶中,产生大量废液,处置难度大;(2)吸附树脂饱和后,将反洗桶内的酸输送至树脂吸附罐内对树脂进行再生,这就造成必须中止回收过程,因此不能连续使用;(3)仅使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废液,处理不易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实现连续工作处理,处理的排放物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实现镍资源的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镍废液的回收处理装置,所述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含镍废液贮罐,所述含镍废液贮罐经第一调节槽与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分别连接氢氧化镍收集桶、离子树脂吸附塔,所述离子树脂吸附塔为并联连接的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所述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的底端一出口均经管道依次连接第二调节槽、蒸发浓缩器、第二过滤器、废物收集桶,所述蒸发浓缩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组成循环结构,所述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的底端另一出口均经管道依次连接电解槽、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的入口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子树脂吸附塔和第二离子树脂吸附塔均设置有稀盐酸进料口和纯水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槽连接碱液罐。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槽、第二调节槽中分别设置有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蒸发浓缩器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组成循环结构具体为:所述蒸发浓缩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所述蒸发浓缩器的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锐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锐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3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