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5687.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友;苏冰冰;张明杰;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桥梁 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抗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包括主梁、槽型挂孔、刚性板、圆孔和卡环。主梁腹板或底板悬挂刚性板;刚性板上缘附近若干位置预留圆孔;卡环穿过圆孔和槽型挂孔将刚性板悬吊在主梁上;最后锁死卡环。根据桥梁颤振控制的需求,在主梁腹板或底板合适位置安装费用低廉、尺寸可调、拆装方便、可以随风荷载自适应摇摆,改善主梁周围流场特性,最终实现半主动抑制桥梁颤振发生的高强刚性板装置。该活动措施主要优势包括其位置、形状、尺寸、质量等参数调整更为便利,安装简便、工程费用更低。该种气动措施作为一种临时备用保护性措施,可以降低对桥梁自身抗风性能要求,进而大幅降低桥梁工程总体造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抗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气动措施。
背景技术
大跨柔性桥梁风致颤振问题突出,可能会引起桥梁倒塌破坏,因此需要杜绝。传统方法可以通过增大桥面宽度、增加主梁质量和质量惯矩、提高结构刚度等结构措施来提高桥梁颤振临界风速和抗风安全度。但结构措施成本相对较高,尤其处于强风多发、颤振检验风速较高区域。因此,一般不会采用以上结构措施来控制桥梁颤振。除了结构措施外,也可以采用包括风嘴、中央稳定板、裙板、分流板等固定在主梁上的永久性气动措施改善桥梁抗风性能,一般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最终设计方案。这类措施一般都是固定在桥梁主梁上,当应用在实桥上效果不理想时,便难以调整和更换。中央开槽气动措施对桥梁颤振性能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工程成本较高,且会引起较为严重的涡振问题。阻尼器等机械措施虽然可以增加桥梁系统的阻尼,有效控制涡振,降低抖振响应,但对颤振控制效率较低,因此一般不予采用。针对传统的控制桥梁颤振措施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必要研究装拆方便、费用低廉、参数可调,具有更好自适应性的气动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大跨桥梁颤振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在主梁腹板或底板合适位置安装费用低廉、尺寸可调、拆装方便、可以随风荷载自适应摇摆,改善主梁周围流场特性,最终实现半主动抑制桥梁颤振发生的高强刚性板装置。为了实现该类措施对桥梁颤振的最佳控制效果,一般通过在桥梁主梁刚性模型也可以通过全桥气弹模型上安装措施,通过风洞试验,优化刚性板相关参数包括安装位置、形状、尺寸和质量等。该装置主要包括主梁1、槽型挂孔2、刚性板3、圆孔4、卡环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以主梁1的风致颤振为被控制的目标;在主梁1腹板或底板合适位置设置若干槽型挂孔2用于悬挂刚性板3;在刚性板3上缘附近若干位置预留圆孔4;采用卡环5穿过圆孔4和槽型挂孔2 将刚性板3悬吊在主梁1上;安装完毕后,采用螺母将卡环5锁死,以防卡环5脱钩,刚性板3坠落;刚性板3在风荷载作用下可以绕槽型挂孔连线形成的轴线转动,起到改善流场和增加阻尼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桥梁颤振临界风速、控制颤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主梁腹板或底板合适位置安装费用低廉、尺寸可调、拆装方便、可以随风荷载自适应摇摆,改善主梁周围流场特性,最终实现半主动抑制桥梁颤振的发生的高强刚性板装置。该措施相对相对优势包括其位置、形状、尺寸、质量等参数调整更为便利,安装简便、工程费用更低。该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在通常情况下仅需要在主梁上预留槽型挂孔2,而不必将刚性板3安装在桥梁上,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几天),当发生会危及桥梁强风条件下,才临时制作安装刚性板3。有可能在桥梁整个设计寿命周期内都不会发生这样强风,这样既不需要制作安装刚性板3费用,也降低了对桥梁颤振临界风速要求,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控制桥梁颤振的半主动装置构造图。
图2是刚性板的连接细节图。
图中:1主梁;2槽型挂孔;3刚性板;4圆孔;5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5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