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5962.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向华浩;祁有祥;杨旺;王欢;张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赵春生 |
地址: | 410019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修复 柔纤型 生态 水土保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防冲刷植物种子层、基质营养层、柔性纤维网层和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锚固条,防渗透层上设置有多根贯穿防渗透层的渗透条,防渗透层的上、下侧之间通过渗透条传导水分、营养基质等。采用本申请的生态水土保持毯,通过设置防渗透层,解决了地下水往上涌时造成的冲刷破坏问题,从而提高了边坡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随之也增多。由于对山体的开挖破坏,形成了裸露的土石坡面,既破坏了植被,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于是,对边坡进行防护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边坡防护主要有挂网客土喷播等常规技术措施,但是针对长陡的下边坡区域,无法达到喷播条件,另修马道及平台又会增加过多的费用,不具备经济性。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用于边坡修复的植生毯,如申请号为20072008493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边坡绿化植生毯,又如申请号为20181086900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生毯及其应用和边坡生态修复方法,这类植生毯能进行边坡的快速建植与复绿,从而实现了边坡的水土保持和生态防护。但都存在如下弊端:在植物生长早期,由于植物没有扎根,土壤松软,当地下水往上涌时,容易造成对植物的冲刷破坏,从而影响复绿效果和水土保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以便解决地下水往上涌时,造成的冲刷破坏问题,从而提高边坡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防冲刷植物种子层、基质营养层、柔性纤维网层和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锚固条,防渗透层上设置有多根贯穿防渗透层的渗透条。
进一步,所述防渗透层的材料为防渗透土工膜。
进一步,所述防渗透层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所述柔性纤维网层由芦苇、秸秆或麻椰编织而成。
进一步,所述柔性纤维网层的孔隙率大于80%。
进一步,所述柔性纤维网层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所述锚固条包括锥体尖端和连接体,所述锥体尖端通过连接体与防渗透层连接。
进一步,所述锥体尖端的直径为3cm-5cm,高度为2cm-3cm。
进一步,相邻锚固条之间的间隔为10cm-30cm。
进一步,所述基质营养层的厚度不超过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边坡修复的柔纤型生态水土保持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防冲刷植物种子层、基质营养层、柔性纤维网层和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锚固条,防渗透层上设置有多根贯穿防渗透层的渗透条,防渗透层的上、下侧之间通过渗透条传导水分、营养基质等。采用本申请的生态水土保持毯,通过设置防渗透层,解决了地下水往上涌时造成的冲刷破坏问题,从而提高了边坡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芷兰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5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