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5992.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5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36;H01F2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收发 线圈 引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引线,其为电流流入引线;至少一根第二引线,其为电流流出引线;一根第一引线和一根第二引线形成一个双绞结构。本实用新型将电流流入引线和电流引出线组成双绞结构,这种双绞结构能抵消差模磁场,剩余共模磁场,降低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高频辐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电动汽车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被许多汽车厂家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不过,由于充电问题的现实阻碍,一直以来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目前,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电池和充电设备,由于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它们只能使用锂电池,所以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变成了另一个研发重点。与有线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充电有多种优势,能够顺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分划分为墙端设备(电能转换装置Wall Box)、地端线圈(BP)、车端控制器(VCU)和车端线圈(VP)。其中,地端线圈(BP)需要安装或放置在地面。无线充电的收发线圈,主要进行功率收发传送作用,是无线充电能量转换的关键无线充电的收发线圈,主要进行功率收发传送作用,是无线充电能量转换的关键。现有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是:覆盖件、托盘、线圈绕阻、磁芯和第二覆盖件。
在实际充电使用中无线充电线圈需要通过高频辐射完成能量交换,因此对于发射接收线圈的引出线,其内部有大量的高频辐射,产生电磁场辐射(EMF),如果电磁场辐射值较大距离人体又近,会对人体会产生一定损害,目前没有良好的解决这种引出导线对外辐射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降低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高频辐射避免电磁场辐射外泄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包括:
至少一根第一引线,其为电流流入引线;
至少一根第二引线,其为电流流出引线;
一根第一引线和一根第二引线形成一个双绞结构。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其形成有二个、四个或八个双绞结构。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还包括:
磁屏蔽件,其套装在每个双绞结构位于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外的部分上。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磁屏蔽件是磁屏蔽套管。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相邻的双绞结构之间存在共用的磁屏蔽套管管壁。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所述磁性屏蔽件的侧壁由内至外包括:
基体层,其为绝缘材料制造;
屏蔽层,其形成在基体层和粘合层之间,其为软磁粉末;
粘合层,其用于将外覆层和屏蔽层粘合在一起;
外覆层,其为气密防潮层。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基体层是橡胶基体,也可以选择其他常见绝缘材料。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所述软磁粉末是磁粉芯。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线圈引出线结构,粘合层是双面胶,也可以选择其他现有现有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5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废料收集的高速数控雕铣机支撑底座
- 下一篇:医疗护理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