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7400.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啸;高俊;张统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啸云智汇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55 | 分类号: | B29C64/255;B29C64/314;B33Y30/00;B33Y40/10;B29B7/16;B29B7/28;B29B7/22;B29B7/82;B29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固化 打印机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包括加热外料槽,所述加热外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内料槽,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加热管,所述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载盖板,所述加热外料槽的正面上侧中间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驱动轴,所述加热内料槽的内部通过驱动轴安装有搅拌轮,通过加热腔的设置能够使金属加热管的排放和安装的安全性更高,并且金属加热管设置能够使加热内料槽的加热更加均匀且全面,加热内料槽的加热效果更好,通过搅拌轮能够在加热的过程中对加热内料槽中的材料进行搅拌,使内部材料保持流动性,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
背景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由于低温和高温的温度不均匀分布均会使树脂成型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固化不均匀等问题,影响树脂的使用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加热料槽,包括加热外料槽,所述加热外料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内料槽,所述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之间开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加热管,所述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载盖板,所述密封装载盖板的基面左侧中间处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密封装载盖板的基面右侧中间处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加热外料槽的正面上侧中间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驱动轴,所述加热内料槽的内部通过驱动轴安装有搅拌轮,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并且位于加热外料槽的底部设置有皮带轮,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并且位于皮带轮的下侧设置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承载轴承,所述支撑套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承载轴承。
优选的,所述金属加热管采用电阻加热铜管。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采用电源线与金属加热管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端部与搅拌轮适配结构设置,所述驱动轴与皮带轮的连接处与皮带轮适配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与第一承载轴承和第二承载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与第一承载轴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加热外料槽和加热内料槽的连接处密封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控制面板能够对金属加热管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通过加热腔的设置能够使金属加热管的排放和安装的安全性更高,并且金属加热管设置能够使加热内料槽的加热更加均匀且全面,加热内料槽的加热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搅拌轮能够在加热的过程中对加热内料槽中的材料进行搅拌,使内部材料保持流动性,方便使用,通过设置的支撑套管能够对整体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承载轴承,能够使驱动轴与支撑套管的安装连接稳定性高,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加热效果好,能够使内部材料持续保持流动性,提高使用效果,整体的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图。
图中:1、加热外料槽;2、加热内料槽;3、加热腔;4、金属加热管;5、密封装载盖板;6、第一接线柱;7、第二接线柱;8、控制面板;9、驱动轴;10、搅拌轮;11、皮带轮;12、支撑套管;13、第一承载轴承;14、第二承载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啸云智汇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啸云智汇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7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巷道超前支护单元伸缩防倾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环密封的石油套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