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8373.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丁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掌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225;H04N5/232;F16M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肖梦华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脉 识别 技术 三维 扫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包括主体和空心板,所述主体顶部中心处水平开设有和空心板相适配的槽口,且空心板顶部穿过槽口,所述主体一侧顶部设有扫描照射机构,且槽口顶部一侧铰接有盖板,且空心板顶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安装于弧形板一侧对称两端,且空心板内部设有用于转动弧形板的转动机构,所述空心板顶部一侧设有用于开启盖板的开盖机构,且主体内底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用于升降空心板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在不使用摄像头时,把摄像头收入主体内部,避免了被外物撞击,导致损坏,进而提高了该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扫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静脉识别是生物识别的一种。静脉识别系统一种方式是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从静脉分布图提取特征值,人脸静脉识别技术需要用到三维扫描装置。
现有的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对扫描镜头的调节不够灵敏,导致降低了扫描的效率,且在不使用时无法收起摄像头,导致降低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脸静脉识别技术的三维扫描装置,包括主体和空心板,所述主体顶部中心处水平开设有和空心板相适配的槽口,且空心板顶部穿过槽口,所述主体一侧顶部设有扫描照射机构,且槽口顶部一侧铰接有盖板,且空心板顶部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侧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摄像头分别安装于弧形板一侧对称两端,且空心板内部设有用于转动弧形板的转动机构,所述空心板顶部一侧设有用于开启盖板的开盖机构,且主体内底部安装有主板,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用于升降空心板的升降机构。
优选的,所述主体一侧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键,且按键位于显示屏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主体邻近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充电口,且充电口一侧铰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扫描照射机构包括红光源,且红光源有两个并关于主体一侧顶部中心处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竖直安装于空心板内底部中心处,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顶端穿过空心板顶部并焊接于弧形板底部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连接杆,且连接杆竖直焊接于空心板顶部一侧,所述连接杆竖直滑动连接于主体内部,且盖板底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顶端铰接于连接杆顶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弧形框,且弧形框水平滑动连接于主体内部,所述主体内部转动连接有L型杆,且L型杆横边表面滑动连接于弧形框内部,所述主体内部一侧安装有正反电机,且正反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于L型杆竖边远离横边的一侧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正反电机带动L型杆转动,L型杆带动弧形框升降,弧形框带动空心板升降,空心板带动弧形板升降,弧形板带动两个摄像头升降,从而可在不使用摄像头时,把摄像头收入主体内部,避免了被外物撞击,导致损坏,进而提高了该主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空心板升降时还会带动连接杆升降,连接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滑道移动,滑道带动盖板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可在摄像头收入主体内部时,盖上盖板对摄像头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该主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掌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掌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8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