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8866.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昂;谭军;左春明;王强;曾辉洋;祝齐悦;刘浩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4 | 分类号: | E04G3/24;E04G5/00;E04G5/04;E04G5/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1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定型 施工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它包括平台框架体,所述平台框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平行固定有底部加强梁,所述底部加强梁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吊环,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结构;所述平台框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不同高度的中层平台和上层平台,在相邻层平台之间设置有爬梯结构。此操作平台稳定性强,提升不易变形,人员上下便利安全,电梯井施工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一般电梯井操作平台采用钢管扣件进行搭设,上铺脚手板或钢笆片。其存在下列缺陷:
1、搭设效果不便控制,受工人搭设水平影响较大。
2、提升后极易变形,需多次返工。
3、人员上下不便,工人攀爬危险性较大。
4、脚手板、钢笆片固定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此操作平台稳定性强,提升不易变形,人员上下便利安全,电梯井施工安全风险大大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它包括平台框架体,所述平台框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平行固定有底部加强梁,所述底部加强梁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吊环,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结构;所述平台框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不同高度的中层平台和上层平台,在相邻层平台之间设置有爬梯结构。
所述平台框架体采用方钢材料焊接而成,整个平台框架体的高度至少为1.5倍层高;所述平台框架体的长度尺寸b和宽度尺寸h根据电梯井洞口尺寸确定,使得平台框架体的外围距离电梯井结构内壁至少300mm间距。
所述底部支撑结构采用工字钢拼装焊接而成,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倾斜梁和两根竖直平行布置的竖直梁,所述倾斜梁与竖直梁的顶部同一平面焊接有四根顶部梁,使倾斜梁与竖直梁之间连接,倾斜梁和竖直梁的底部相交部位采用焊接固定相连。
所述倾斜梁的底端加工有用于和结构边梁顶部直角边缘相配合的凹槽结构。
所述爬梯结构包括爬梯框架,所述爬梯框架上设置有均布的爬梯扶手,在中层平台和上层平台上预留有洞口。
所述爬梯框架采用钢管焊接而成,所述爬梯扶手选用线管焊接在爬梯框架上。
吊装上升过程中,所述吊环通过钢丝绳与塔吊的吊钩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定型化操作平台框架体由于采用方钢焊接加工且与支撑平台焊接牢固,整体稳定性强,提升过程中不易变形,解决了常规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较差,提升后极易变形,需多次返工搭设、防护不严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整体采用方钢焊接,避免了常规脚手板、钢笆片等绑扎不牢靠,存在探头板等问题,设置专门的人员上下通道,减小了工人在需上下流动作业时在架体外攀爬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整体而言,本定型化操作平台可大大减小电梯井施工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风险。
4、通过采用底部支撑结构保证了能够将整个平台框架体进行稳定的支撑,使其支撑在剪力墙和结构边梁之间,进而保证了平台框架体支撑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8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鱼类对水体污染物反应特征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按摩减震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