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9287.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8 | 分类号: | B65D19/28;B65D19/38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青洲路66号福州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竹节 托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托盘技术领域的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外框架与内框架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外框架依次头尾相固接,四组内框架固接于四组外框架之间,且内框架上开设有插孔,四组内框架之间焊接有两组支撑臂,相邻平行的两组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焊接有固定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托盘使用中,未设置撑脚,托盘自身超薄,节省空间,提高稳定性,且便于节省空间;通过托盘使用时无需取下,可在上下料时均与叉车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
背景技术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
托盘作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装卸效果,它的实行,使仓库建筑的形式、船舶的构造、铁路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装卸设施以及管理组织都发生变化。在货物包装方面,促进了包装规格化和模块化,甚至对装卸以外的一般生产活动方式也都会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生产设备越来越精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计划性越来越强和管理方式的逐步先进,工序间的搬运和向生产线供给材料和半成品的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在目前大多数托盘使用过程中,其撑脚设计经常撞击,容易受到损坏,且撑脚占用空间大,需要人工配合搬运,费时费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大多数托盘使用过程中,其撑脚设计经常撞击,容易受到损坏,且撑脚占用空间大,需要人工配合搬运,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竹节式铁托盘,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外框架与所述内框架均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外框架依次头尾相固接,四组所述内框架固接于四组所述外框架之间,且所述内框架上开设有插孔,四组所述内框架之间焊接有两组支撑臂,相邻平行的两组所述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焊接有固定臂。
优选的,四组所述内框架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外框架,便于使插孔露出。
优选的,四组所述内框架为井字形,四组所述内框架之间卯榫连接,便于内框架之间的配合和组装。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臂为X形,且两组所述支撑臂之间卯榫连接,便于支撑,提高装置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臂的两侧设置有空置口,且所述空置口位于所述外框架与内框架之间,节省用材,且减轻装置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托盘使用中,未设置撑脚,托盘自身超薄,节省空间,提高稳定性,且便于节省空间;
2、通过托盘使用时无需取下,可在上下料时均与叉车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便于广泛使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名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9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汽车用散热器支架总成
- 下一篇:一种骨料筛分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