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19665.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7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柏;余红;张万俊;肖玉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亿志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28021 四川省广元***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无害化 污泥 工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在窑尾尾部往窑头方向的窑面取10米长度安装无轴螺旋,安装方向为平行于窑体,在10米处和窑尾位置的窑面安装集中有轴螺旋,安装方向为垂直于窑体;无轴螺旋吸热面积>60%<70%,有轴螺旋无吸热面积不与热源接触;所有螺旋都通过变频器控制轴体旋转速度来控制含水率的脱出,无轴螺旋上安装湿度表,10米位置集中螺旋安装抽湿风机,保证干化污泥时产生的水汽不在螺旋中聚集,无轴螺旋中始终保持工艺控制湿度以下从而达到连续干化的效果。本专利的有益效果为:1、充分将窑尾余热二次利用,改善工人作业环境;2、协作处理,将窑尾余热和污泥的干化减量化处置通过设备连贯起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尾余热利用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原窑尾(砖瓦隧道窑或水泥窑)出窑区域的温度(50°--120°区间)采取的是空气自然冷却和轴流风机通风冷却,余热基本没利用,不但是对余热的浪费而且出窑现场温度热交换,环境温度高,工人出窑处于连续高温状态下工作,工作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本工艺设备主要是对余热的充分利用,改善窑尾工人的作业环境,在此情况下对周边污水处理厂填埋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双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窑体方向安装无轴螺旋,在垂直于窑体方向安装集中有轴螺旋;有轴螺旋无吸热面积不与热源接触;所有螺旋都通过变频器控制轴体旋转,无轴螺旋上安装湿度表,10米位置集中螺旋安装抽湿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窑尾尾部往窑头方向的窑面取10米长度安装无轴螺旋,安装方向为平行于窑体,在10米处和窑尾位置的窑面安装集中有轴螺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本工艺设备主要是对余热的充分利用,改善窑尾工人的作业环境,在此情况下对周边污水处理厂填埋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双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为:在窑尾尾部往窑头方向的窑面取10米长度安装无轴螺旋,安装方向为平行于窑体,在10米处和窑尾位置的窑面安装集中有轴螺旋,安装方向为垂直于窑体;无轴螺旋吸热面积>60%<70%,有轴螺旋无吸热面积不与热源接触;所有螺旋都通过变频器控制轴体旋转速度来控制含水率的脱出,无轴螺旋上安装湿度表,10米位置集中螺旋安装抽湿风机(抽湿风机后配置废气处理环保设备),保证干化污泥时产生的水汽不在螺旋中聚集,无轴螺旋中始终保持工艺控制湿度以下从而达到连续干化的效果。本专利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充分将窑尾余热二次利用,改善工人作业环境;2、协作处理,将窑尾余热和污泥的干化减量化处置通过设备连贯起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利用窑尾余热无害化干化污泥的工艺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在平行于窑体方向安装无轴螺旋1,在垂直于窑体方向安装集中有轴螺旋2;有轴螺旋2无吸热面积不与热源接触;所有螺旋都通过变频器控制轴体旋转,无轴螺旋上安装湿度表,10米位置集中螺旋安装抽湿风机3。
实施时;在窑尾尾部往窑头方向的窑面取10米长度安装无轴螺旋1,安装方向为平行于窑体,在10米处和窑尾位置的窑面安装集中有轴螺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亿志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亿志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19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准控制桩顶标高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脱硝全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