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及具有该极片的二次电池、电子产品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0481.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王晓明;杨浩田;魏凤杰;周予坤;解金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13;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徐鸣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二次 电池 电子产品 电动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片及具有该极片的二次电池、电子产品及电动车,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极片包括:翻折区域,该翻折区域由集流体未涂覆活性材料的一端向所述空白区域一一侧或者空白区域二一侧翻折360°而成;焊接片,该焊接片设置在翻折区域内,焊接片的两侧分别与空白区域一和空白区域二焊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复合集流体的没有涂覆活性物质的空白区折叠360度的方法,实现复合集流体两侧的金属导体层相互连接导通,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通过在翻折区域内设置焊接片,实现空白区域一和空白区域二的导通,同时避免破坏空白区域一和空白区域二上的导电层,提高焊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及具有该极片的二次电池、电子产品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基本单元结构卷绕或者叠加构成,基本单元结构为正极/隔膜/负极。其中正极和负极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地方,通过正极和负极中的集流体,将电化学反应生成的电流收集并导出;隔膜负责将正极和负极分隔开,避免正负极发生接触出现短路。
通常消费类电子产品或者使用的锂电池或者小动力锂电池使用的极片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集流体1,集流体1两侧各具有空白区域一11和涂覆区域一12、空白区域二13和涂覆区域二13,涂覆区域一12和涂覆区域二14用于涂覆活性物质,空白区域一11上焊接有极耳2。由于空白区域一11要用于焊接极耳2,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空白区域一11的宽度大于空白区域二13的宽度。
此外,为了减轻集流体的重量从而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具有聚合物支撑层和金属导体层结构,利用聚合物的优秀力学性能提供支撑能力,利用金属导体层将电流导出,实现集流体的功能作用。复合集流体两侧为金属导体层,中间为聚合物支撑体层。聚合物是绝缘的,因此支撑体层两侧的金属导体层之间也是相互绝缘的。复合集流体在锂电池中使用,必须实现两侧的金属导体层都能将电流导出,需要保证两侧的金属导体是相互导通的。
技术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集流体结构和焊接方式上做出很多努力。申请公布号 CN110165223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具有多孔结构,在孔的内部具有导电层,可以实现复合集流体两侧的金属导体层导通。然而这种集流体需要进行打孔,且孔内部的导电层制作困难,导通效果差,不利于复合集流体的推广应用。授权公告号CN20805114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焊头及焊接设备。通过焊头的锥形结构在焊接时的挤出作用,穿透焊接区域的聚合物层,将焊接区域的金属导体层焊接在一起,实现焊接的同时实现两层金属导体层互相导通。然而这种焊接过程很容易导致过焊,破坏焊接区域的金属导体层,焊接强度低,导电能力差。
对此,如公告号为CN10285655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流体和非水系二次电池”,通过将集流体的端部向同一方向翻折两次形成的翻折区域,实现集流体两侧导电层的相互电连接。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还是需要通过焊接将翻折区域固定,而集流体的金属层过薄,直接焊接还是容易出现过焊问题,进而破坏焊接区域的金属导体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片,使用上述的复合集流体,并解决该复合集流体两侧金属层的导通问题,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极片,包括:集流体,该集流体包括支撑体层和设置在支撑体两侧的导体层,集流体的一侧具有空白区域一和涂覆区域一,集流体的另一侧具有空白区域二和涂覆区域二,空白区域一的宽度大于等于空白区域二的宽度;活性材料,该活性材料涂覆在涂覆区域一和涂覆区域二内;翻折区域,该翻折区域由集流体未涂覆活性材料的一端向所述空白区域一一侧或者空白区域二一侧翻折360°而成;焊接片,该焊接片设置在翻折区域内,焊接片的两侧分别与空白区域一和空白区域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04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装式踢脚线中胶条与压条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