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1182.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潭木春;文鸿;江浩;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50/531;H01M50/586;H01M50/595;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耳贴胶防断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包括用于对极耳表面贴胶的贴胶机构,所述贴胶机构的两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可夹紧形成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与所述贴胶机构的贴胶面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两侧夹持极耳,有效避免贴胶机构粘连极耳造成断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环保的二次电池,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极耳上粘贴胶带以防止短路。目前业内通常采用自动贴胶装置进行贴胶,自动贴胶装置一般包括两个相对的贴胶块,两个贴胶块分别吸附胶带并相向移动,将极耳夹紧并将胶带贴在极耳表面。当贴胶块分离时,由于胶带具有粘性,贴胶块在复位过程中容易将极耳带起,造成极耳的张力增大,导致极耳断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能够固定极耳,避免贴胶机构粘连极耳造成断带。
一种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包括用于对极耳表面贴胶的贴胶机构,所述贴胶机构的两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可夹紧形成夹持面,所述夹持面与所述贴胶机构的贴胶面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贴胶机构包括第一贴胶块和第二贴胶块,所述第一贴胶块和第二贴胶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贴胶块和第二贴胶块配置为可相向移动以对极耳贴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贴胶块和第二贴胶块的表面设有若干用于吸附胶带的吸附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孔呈阵列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对称设于所述贴胶机构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以所述夹持面为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辊和第二夹辊的轴向与极耳的放料路径正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贴胶机构的两侧设置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夹持面与贴胶机构的贴胶面重合,在贴胶时,夹持机构能够从两侧固定极耳,从而避免贴胶块复位时胶带粘连极耳造成断带,有效保护极耳、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极耳3焊接在带状的极片4上,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极耳贴胶防断带结构包括贴胶机构1和夹持机构2。其中,贴胶机构1用于对极耳3的两个表面贴胶带,其包括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上下相对设置,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能够在外部装置的驱动下相向移动,从而将胶带贴附在极耳3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处于夹紧状态时,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之间形成贴胶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上设有若干吸附孔13,吸附孔13呈阵列排布,吸附孔13与未图示的负压装置连接,用于将胶带吸附在第一贴胶块11和第二贴胶块12的表面,便于粘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1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水LED发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空心杯电机的光学斩波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