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攻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1301.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钢 |
主分类号: | B23G1/16 | 分类号: | B23G1/16;B23G1/22;B23G1/5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899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构 攻丝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攻丝机;技术方案包括机架、送料机构、抓取机构、攻丝机构,还包括顶出机构,顶出机构用于将工件推进料盒,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轮组、传动链、驱动机构、工件固定架,传动轮组包括若干传动轮,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个传动轮连接,传动链为水平传动,工件固定架设置在传动链上;解决了目前套丝机攻丝过程中管件易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攻丝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套丝机攻丝完成后夹具松开管件时,管件经常卡在夹具中无法自动掉落在料盒内,需要人工将其推落,容易引起安全隐患,且降低工作效率,另外,送料机构的工件固定架仅能适用于一部分尺寸与其相匹配的工件固定,加工适用范围较局限,通用性不强,且在加工的过程中,攻丝时由于管件偏移,位置不够精确导致攻丝不合格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攻丝机,解决了目前套丝机攻丝过程中管件易卡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及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攻丝机,包括机架、送料机构、抓取机构、攻丝机构,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将工件推进料盒,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动轮组、传动链、驱动机构、工件固定架,所述传动轮组包括若干传动轮,所述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个传动轮连接,所述传动链为水平传动,所述工件固定架设置在传动链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上设置调节孔,所述底板通过调节孔与第一气缸的尾部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上设置调节孔,所述侧板通过调节孔与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数量为2个,平行设置,所述侧板上的调节孔的数量为2个,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工件攻丝前调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固定支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夹持的管件同轴,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为圆锥台,所述锥形台的圆锥部分匹配管件端部内侧的尺寸,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部设置把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探测传感器,所述探测传感器的探头用于探测抓取的工件,所述顶出机构的控制端、定位机构的控制端、探测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固定架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包括支耳、第一横板、第一纵板,所述第一纵板上设置有磁铁,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二横板、第二纵板,所述第二横板上设置调节孔,所述第二纵板上端设置第二缺口,所述支撑架通过调节孔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耳与传动链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板上部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相对于第一横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纵板包括第一左纵板和第一右纵板,所述第一左纵板与第一右纵板相对于第一横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纵板包括第二左纵板和第二右纵板,所述第二左纵板与第二右纵板相对于第二横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二缺口相对于第一横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均为V型,所述第一纵板上设置相对于第一横板的中心线对称的孔,所述孔内镶嵌有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支耳、第一横板、第一纵板为一体,所述第二横板、第二纵板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托架、第二托架、抓紧爪、用于第一托架左右移动的第一滑轨、用于第二托架前后移动的第二滑轨、用于第二托架上下移动的第三滑轨、用于抓紧爪前后移动的第四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中导轨杆的数量均为2,所述抓紧爪为弧状,所述抓紧爪的底部两侧设有凸起,所述第四导轨上设有缓冲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钢,未经杨建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