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1326.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0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晴朗;陈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3537 贵州省六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于 电子产品 光学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粘合层,所述基层的上端面设置有导热散热层,所述导热散热层的上端面设置有耐腐蚀层。该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设置有基层,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提高透光性,基层下端面设置有粘合层,可防止薄膜从电子产品上脱落,基层上端面设置有导热散热层,可将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防止热量堆积,导热散热层上端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提高薄膜的耐腐蚀性,耐腐蚀层上端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阻隔外部红外线及选择性阻隔可见光,同时避免外部热量传递到薄膜内,防紫外线层上端面设置有防护层,提高薄膜外部的防护性,降低受到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现代的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包括反射膜、减反射膜、偏振膜、干涉滤光片和分光镜等等。
现如今大部分的光学薄膜材质较为单一,防紫外线能力较差,无法提高透光性的同时阻隔外部的可见光,同时散热性能差,电子产品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出去,导致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不到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部分的光学薄膜材质较为单一,防紫外线能力较差,无法提高透光性的同时阻隔外部的可见光,同时散热性能差,电子产品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出去,导致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不到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粘合层,所述基层的上端面设置有导热散热层,所述导热散热层的上端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上端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基层具体采用三醋酸纤维薄膜,所述粘合层具体采用丙烯酸系胶粘剂,所述粘合层的厚度小于基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导热散热层具体采用石墨烯,所述导热散热层的厚度与粘合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具体采用聚乙烯,所述耐腐蚀层厚度与基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紫外线层具体采用琥珀光学纳米陶瓷隔热膜,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厚度与耐腐蚀层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具体采用PET膜,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与防紫外线层的厚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设置有基层,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提高透光性,基层下端面设置有粘合层,可防止薄膜从电子产品上脱落,基层上端面设置有导热散热层,可将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出去,防止热量堆积;
2、该运用于电子产品的光学薄膜,导热散热层上端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提高薄膜的耐腐蚀性,耐腐蚀层上端面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阻隔外部红外线及选择性阻隔可见光,同时避免外部热量传递到薄膜内,防紫外线层上端面设置有防护层,提高薄膜外部的防护性,降低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粘合层;3、导热散热层;4、耐腐蚀层;5、防紫外线层;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丰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1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式起重机双塔身
- 下一篇:短收尾螺纹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