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2002.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6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超;吴清来;黄青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龙兴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03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影像 数据 采集 自动 关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属于影像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包括:采集外壳、设置于采集外壳内的影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采集外壳一端的长度可调线路机构、设置于长度可调线路机构底部的伸缩机构,所述的影像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长度可调线路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扩大了扫码范围和手持使用的范围,可远距离扫码。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影像与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字时代,人们对二维码的使用逐渐普及,对二维码的识别涉及到影像与数据采集关联,现有的二维码采集设备受数据线长度的限制,扫码距离不长,且由于扫码设备比较短小,造成必须人员移动才能对远处的二维码进行扫码。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扫码设备扫码范围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解决扫码设备扫码范围小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影像与数据采集自动关联系统,包括:采集外壳、设置于采集外壳内的影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采集外壳一端的长度可调线路机构、设置于长度可调线路机构底部的伸缩机构,所述的影像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长度可调线路机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长度可调线路机构包括设置于采集外壳一端的手柄,手柄与采集外壳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影像采集模块启闭的第一按钮,手柄内腔活动设置有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转轴,转轴一端同轴套设有发条,发条悬置端与手柄内壁连接,所述的转轴上缠绕有数据线,所述的数据线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手柄底端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底端的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二连接板底端的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同轴穿设有用于数据线通过的贯穿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伸长的第二按钮、用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收缩的第三按钮、用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长的第五按钮、用于控制第二电动推杆收缩的第四按钮。
3.有益效果:
通过影像采集模块采集二维码随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识别,之后将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当手持本实用向远处移动时,可在不拔数据线的情况下通过转轴释放数据线,此时发条收缩积蓄弹性势能,使得增大活动范围和扫码范围,当回归原来位置时,发条积蓄的弹性势能释放,发条带动转轴转动复位并缠绕数据线,可避免数据线外露的线路太长影响工作,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可伸长手持时的作用范围,可在工作人员不移动的情况下扩大扫码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可调线路机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
图中标号说明:
10、采集外壳;20、长度可调线路机构;210、手柄;220、第一按钮;230、数据线;240、转轴;250、发条;30、伸缩机构;310、第一连接板;320、第二连接板;321、第二按钮;322、第三按钮; 323、第五按钮;324、第四按钮;330、第三连接板;340、贯穿孔; 350、第一电动推杆;360、第二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龙兴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龙兴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2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环保高效除尘喷淋脱硫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空稳定电动吊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