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4851.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危杏;胡翌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絮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小型 污水处理 系统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及第一水泵,进水管设置在调节池本体的一侧面上端,调节池本体内底面竖直设置有出水堰墙,出水堰墙将调节池本体分割为积砂池及蓄水池,积砂池位于进水管一侧所在的调节池本体内,积砂池上方所在的调节池本体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配水渠,配水渠与进水管相连通,配水渠的宽度小于积砂池的宽度,第一水泵设置在蓄水池内,第一水泵上连接有通往调节池本体外的第一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调节池通过改变污水进水方式实现水质混合,替代了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合;同时可以使得蓄水池内进水水量波动变化不大,保证了第一水泵出水量稳定,从而减小对后续处理作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
背景技术
调节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性单元,其主要作用是均和水质和存盈补缺。调节池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的方式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如机械搅拌、空气搅拌等)使污水强制混合均匀。
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运行阶段,一般从小水量开始(启动流量为30%~50%的设计流量)进行启动,而调节池内配置的水泵的额定流量要较启动流量大很多,因此往往采用多余水量(水泵额定流量与启动流量的差值)回流至调节池的方式进行运行(简称为污水回流),造成了一定的能量浪费。
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调节池一般采用机械方式进行污水强制混合,而污水回流可以对调节池内混合液进行水力强制混合,因此调节池存在两种形式的污水混合,存在功能的叠加和能耗的浪费。
当调节池进水水量实时波动较大时,调节池内液位会伴随进水水量波动而上下起伏,进而导致水泵的总扬程发生震荡变化,最终引起水泵提升水量的波动。影响污水处理系统中后续处理单元的工况变化,调节池提升水泵出水量的不稳定对整个系统的正常稳态运行,存在较大的根源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来解决调节池提升水泵出水量不稳定给后续污水处理作业带来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包括调节池本体,还包括进水管及第一水泵,所述进水管设置在调节池本体的一侧面上端,所述调节池本体内底面竖直设置有出水堰墙,所述出水堰墙将所述调节池本体分割为积砂池及蓄水池,所述积砂池位于进水管一侧所在的调节池本体内,所述积砂池上方所在的调节池本体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配水渠,所述配水渠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配水渠的宽度小于积砂池的宽度,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蓄水池内,第一水泵上连接有通往调节池本体外的第一出水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积砂池的底面低于蓄水池的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蓄水池远离出水堰墙的一侧底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水泵的第一泵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泵坑,所述第二泵坑固定设置在第一泵坑上方所在的调节池本体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泵坑内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上连接有通往第二泵坑外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二泵坑连通,且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第二泵坑内壁上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的流量大于等于第二水泵的流量。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回流渠,所述回流渠的一端与第二泵坑的顶端相连通,回流渠的另一端与配水渠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计,所述第二水泵与电磁流量计之间所在的第二出水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水泵与第一流量调节阀之间所在的第二出水管上,回流管的另一端与配水渠相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絮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中絮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4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曝气软管
- 下一篇:一种双色包覆耐磨塑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