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7993.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龙;苏光明;贾德华;石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8G9/00;F28G13/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东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翅片换热器,喷淋换热组件,和喷吹组件,所述壳体内的竖直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翅片换热室和喷淋换热室;翅片换热室内部设有翅片换热器和喷吹组件,所述喷吹组件包括横管和设置在横管上的若干喷嘴,横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所述喷淋换热室内设有水泵和喷淋换热组件,水泵的出水端与翅片换热器相连,喷淋换热组件包括喷淋管和蛇形换热管,蛇形换热管的入气口伸至翅片换热室。本装置原理简单,经济实用,能够在不打开壳体的前提下实现对翅片换热器的实时清洁操作,保证了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对尾气余热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尾气是指各种工业窑(硅酸盐工业)、炉(冶金、机械、电力工业)以及大型燃气轮机、内燃机等热动力装置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这些废气中通常携带大量的余热。在能源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今天,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回收余热成为尾气处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有的尾气余热回收方法多是通过换热器收集热量,但是工业尾气中含有大量烟尘、生产性粉尘等固体颗粒物,换热器长时间运转时,这些固体颗粒物会逐渐聚集在换热器内部形成污垢,特别是附着在换热器的翅片上,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甚至腐蚀换热器的部件,造成设备的损坏。由于换热器内部是密封的,若要清理这些污垢,需要停机并打开换热器进行除垢,操作不便且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设备一旦重新开始运转,即有新的固体颗粒物附着在换热器的翅片上,使清理的效果大打折扣;若要对尾气进行预除尘处理,则会造成成本增加,并且会使尾气损失部分热量和压力,实用价值不大,因而换热器的清洁问题逐渐成为尾气余热回收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换热器进行自清洁,进而保证换热器的高换热效率,并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翅片换热器,喷淋换热组件,和喷吹组件,所述壳体内竖直设有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翅片换热室和喷淋换热室;所述翅片换热室顶部设有尾气入口,翅片换热室底部设有接尘盘,翅片换热室内部设有翅片换热器和喷吹组件,所述翅片换热器出水口伸出壳体外部形成热水出口;所述喷吹组件包括横管和设置在横管上的若干喷嘴,喷嘴的出气口朝向翅片换热器的翅片间隙,所述横管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通过设置喷吹组件,可实时利用高速气流对翅片上附着的固体颗粒物等污垢进行清理,以保证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所述喷淋换热室内设有水泵和喷淋换热组件,所述水泵设置在喷淋换热室的底部,水泵的出水端与翅片换热器的入水口相连;所述喷淋换热组件包括喷淋管和蛇形换热管,所述喷淋管设置于蛇形换热管上方,蛇形换热管的入气口伸至翅片换热室,所述蛇形换热管的出气口与引风机相连;尾气在经过翅片换热室后会有一定的压力损失,引风机可补偿此部分压力损失,保证尾气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换热管的外壁上设有翅片,以提高喷淋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换热管的入气口处设有过滤网,以除去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等杂质,防止污垢在蛇形换热管内部结垢,影响蛇形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能够使该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正常使用的其他组件,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翅片换热器、接尘盘、空气压缩机、水泵、喷淋管、蛇形换热管、引风机和过滤网等均采用常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7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压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传感器封装结构及差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