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28707.5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5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饶瑛霞;陈小彬;陈国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滤盾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B01D7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马凤兰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陶瓷膜 元件 汇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包括汇水槽本体;汇水槽本体为长条形,包括四个侧面和两个端面,第一侧面纵向的设有汇水槽,汇水槽槽口外侧设有膜元件固定腔,用于固定膜元件;汇水槽的槽底设有出水嘴,所述的出水嘴从汇水槽本体第三侧面延伸出;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卯眼、榫头,相邻的汇水槽本体的所述的卯眼、榫头相互配合形成固定榫卯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为一体式榫卯配合结构的膜元件封端汇水槽,降低了产品粘结不牢的漏水风险,还可以极大的降低膜元件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后续使用中直接用榫卯配合结构固定膜元件,省去了固定卡槽,降低了应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过滤膜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
背景技术
目前专门用于板式陶瓷膜元件封端汇水的产品非常少,目前的产品结构一般都是根据现有的中空纤维膜塑料件改制而来,也就是由两个槽(胶槽、汇水槽)组合而成。
现有的产品结构由于不是专门设计用于陶瓷平板膜封端汇水的产品,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膜元件通常需用胶水封装于方槽内,然后用专用设备切开方槽底部,露出出水通道,再把圆槽粘上作为汇水槽。在实际操作中,两个槽粘结处容易溢胶或者出现粘结不牢的风险,同时需要切开再粘结,工序增多、也会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低。而且成品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单独配置固定卡槽用于固定膜元件,间接的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降低产品粘结不牢的漏水风险,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应用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包括汇水槽本体;
汇水槽本体为长条形,包括四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四个侧面依次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的第一侧面纵向的设有汇水槽,汇水槽槽口外侧设有膜元件固定腔,用于固定膜元件;
汇水槽的槽底设有出水嘴,所述的出水嘴从汇水槽本体第三侧面延伸出;
所述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卯眼、榫头,相邻的汇水槽本体的所述的卯眼、榫头相互配合形成固定榫卯头。
进一步的,所述膜元件固定腔底部与汇水槽槽口连通,并且膜元件固定腔槽壁底部与汇水槽槽壁顶部连接处设有台阶,汇水槽的宽度小于膜元件固定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的膜元件固定腔的槽口外侧设封胶槽,封胶槽的槽底与膜元件固定腔槽口连通并等宽,封胶槽的横截面为八字形,封胶槽的槽宽从槽底到槽口方向宽度逐渐变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为一体式榫卯配合结构的膜元件封端汇水槽,把传统的两个槽整合为一体式膜槽,省去了分置式两个槽的设计,不仅降低了产品粘结不牢的漏水风险,还可以极大的降低膜元件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在后续使用中直接用榫卯配合结构固定膜元件,省去了固定卡槽,降低了应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板式陶瓷膜元件的封端汇水槽,包括汇水槽本体;汇水槽本体材质为高分子聚合材料,优选为ABS、PVC材质。
汇水槽本体为长条形,包括四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四个侧面依次为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的第一侧面纵向的设有汇水槽4,汇水槽4槽口外侧设有膜元件固定腔2,用于固定膜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滤盾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滤盾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28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