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0154.7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庆;唐进;王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8D7/02;F28F21/08;F28F21/06;F28F9/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州双龙航空港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厂 地下 余热 存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包括蓄热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蓄热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安装桩基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桩基内且分别与桩基内的盘管首尾连接,出水管和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地面分别与供热管道和热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量通过水介质直接装入车间地底的螺旋管道内,回收管道短;并且利用了地底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在存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
背景技术
钢制造厂在产品制作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并且余热来源众多,例如炉渣、产品冷却等,钢厂在对炉渣和产品进行冷却时均是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很多钢厂冷却完成后将热水排除后更换低温度的水据继续冷却造成大量热量浪费。
现有很多余热回收装置对钢厂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但其储存空间均在地面上,增加了厂区的占地面积,同时回收管路过程同样导致一定的热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包括蓄热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蓄热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安装桩基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的一端均伸入桩基内且分别与桩基内的盘管首尾连接,出水管和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出地面分别与供热管道和热水管道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盘管支撑组件和出口管支撑组件,盘管支撑组件包括钢筋笼,钢筋笼呈圆柱形笼状安装在桩基内,盘管盘旋在钢筋笼的外侧。
所述桩基的底部铺垫保温材料。
所述出口管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支撑台通过垫层支撑在桩基上方,垫层浇筑在桩基上端外侧,所述支撑台顶端固定安装有地面支撑架,出水管和进水管的上端伸出支撑台的顶端固定在地面支撑架上。
所述支撑台与钢筋笼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与支撑台接触处在其外壁上套有外套管。
所述出水管与盘管的底部连接,出水管伸入桩基内的部分在其外壁上他套有隔离套管。
所述隔离套管和出水管或进水管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保温材料为细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热量通过水介质直接装入车间地底的螺旋管道内,回收管道短;并且利用了地底具有一定保温能力的特点大大减少了在存储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盘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水管,2-进水管,3-支撑台,4-钢筋笼,5-盘管,6- 隔离套管,7-桩基,8-外套管,9-地面支撑架,10-外接头,11-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钢厂地下余热存储结构,包括蓄热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蓄热组件通过支撑组件安装桩基7内,所述蓄热组件包括出水管1和进水管2,出水管1和进水管2的一端均伸入桩基7内且分别与桩基7内的盘管5首尾连接,出水管1和进水管2的另一端伸出地面分别与供热管道和热水管道连接。通过进水管将带有热量的水回收到螺旋管道内,在需要时在通过出水管道将热量从螺旋管道内取出使用,螺旋管道通过在桩基内的保温材料填充和桩基内的钢筋笼及桩基外壁的砼,对其进行固定,进出口管道通过支撑台对其进行支撑,地面支撑架对与进出口管道连接的热水管和供热管道进行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0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罩涂装支撑工装
- 下一篇:一种防损坏的机械加工用压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