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0591.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5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平;梁缄鑫;宁振国;杨广祥;赵晓娟;申晓莉;刘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10;E02D31/00;E02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层 盾构 隧道 高架桥 隔离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于下穿隧道段左右两侧的隔离墙和采用袖阀管对位于两个隔离墙之间的待加固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后形成的泥浆固结体,下穿隧道段位于泥浆固结体内,泥浆固结体与两个隔离墙紧固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泥浆固结体使盾构机在泥浆固结体进行掘进施工形成下穿隧道段,泥浆固结体对下穿隧道段施工时盾构机掘进造成的土体扰动和地层压力进行抵挡;并在泥浆固结体两侧分别设置隔离墙能完全挡住地层压力,确保下穿隧道段上侧高架桥的安全和零沉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在逐步增加,城市地铁不可避免的在既有建筑物或高架桥基础下通过,必将带来这些既有建筑物和高架桥基础的保护与加固难题。特别是在富水性强、结构松散、粘接能力差的富水砂层中施工隧道时,隧道盾构机掘进期间隧道施工区属于对于建筑物和高架桥的强影响区,富水砂层的压缩性极大、自稳性差、承载力不高,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极易诱发盾构隧道溃砂塌方等灾害事故,严重威胁隧道开挖安全,且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造成的土体扰动对周围的地层产生压力,且压力向四周传导,传导速度快且传导范围广,盾构机刀盘旋转切削时,很容易破坏地层原来的相对稳定或平衡状态,造成盾构机栽头及对既有高架桥桩基横向作用力过大,危及盾构机及既有高架桥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通过设置泥浆固结体使盾构机在泥浆固结体进行掘进施工形成下穿隧道段,泥浆固结体对下穿隧道段施工时盾构机掘进造成的土体扰动和地层压力进行抵挡;并在泥浆固结体两侧分别设置隔离墙能完全挡住地层压力,确保下穿隧道段上侧高架桥的安全和零沉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布设于下穿隧道段左右两侧的隔离墙和采用袖阀管对位于两个所述隔离墙之间的待加固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后形成的泥浆固结体,所述下穿隧道段位于泥浆固结体内,所述泥浆固结体与两个所述隔离墙紧固连接为一体;
所述下穿隧道段为所施工盾构隧道中下穿高架桥的隧道节段,每个所述隔离墙上均设置有一道冠梁,每个所述隔离墙均与其上所设置的冠梁紧固连接为一体,两道所述冠梁之间通过多道由后向前的横梁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冠梁和横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所述泥浆固结体、两个所述隔离墙和每道所述冠梁均沿所述下穿隧道段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每道所述横梁内的钢筋笼均与两道所述冠梁内的钢筋笼紧固连接为一体;
每个所述隔离墙均包括多个呈竖直向布设的隔离桩,所述隔离桩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每个所述隔离墙中的多个所述隔离桩均沿所述下穿隧道段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由后向前布设,每个所述隔离墙中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桩之间均通过注浆加固体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注浆加固体为采用袖阀管对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桩之间的地层进行注浆加固后形成的加固结构。
上述的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待加固地层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其沿所述下穿隧道段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所述待加固地层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下穿隧道段的拱顶且二者之间的净距h1不小于2m,所述待加固地层的底面位于所述下穿隧道段下方且二者之间的净距h2不小于1.5m,所述待加固地层的底面位于隔离墙的底面上方且二者之间的竖向间距为2m~3m。
上述的一种富水砂层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用隔离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待加固地层位于所述高架桥的两个桥梁桩基之间,两个所述桥梁桩基分别位于所述待加固地层的左右两侧;
当所述下穿隧道段与两个所述桥梁桩基之间的净距均不小于d1时,h1的取值范围为2m~2.2m且h2的取值范围为2m~2.2m;其中,d1为预先设定的下穿隧道段与桥梁桩基之间净距的判定阈值,d1的取值范围为 5m~7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0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教学计算机的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机工程用机械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