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体位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1192.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5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答秀维;张蓓;张庆;寇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体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椎体位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呈矩形,其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上活动连接有腹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部,所述腰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垫体右端,其包括“凹”型座、“冂”型架和固定板,所述“冂”型架穿透所述“凹”型座上侧壁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冂”型架左侧壁上;腿部固定部,所述腿部固定部与所述垫体固定连接,通过腹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部和腿部固定部相互配合实现对患者体位进行限制以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腰椎穿刺手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腰椎体位垫。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术是临床各科室特别是神经内、外科常用的操作技术,穿刺目的是测定颅内压力、抽取脑脊液做生化、细胞学、病原学等检查,帮助诊断颅内、椎管内各种疾病,还可以通过穿刺针向椎管内注射药物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技术是临床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诊断及治疗技术,是任何现有高端检查设备如CT、MRI、PET等所不能代替的。
从此技术问世以来,操作方法一直是施术者徒手给患者摆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尽可能屈颈、弓腰、屈髋、屈膝,两手抱膝,使腰椎间隙尽可能张开,便于穿刺针成功刺入脊蛛网膜下腔。脊蛛网膜下腔是一非常狭窄的腔隙,摆好体位是成功穿刺的关键,但几乎所有患者对腰椎穿刺术都有较重的恐惧心理,因此患者在施术时难以按照医生的吩咐保持好体位,意识清醒的患者尚有很大心理压力,更不用说意识障碍甚至烦躁不安的患者了,体位不能摆好,穿刺成功的几率非常低,有时反复穿刺也不能成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甚至伤害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如因反复穿刺导致脑脊液过多外渗,形成低颅压综合症,患者出现直立位时头晕、头痛,卧位时缓解,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有的甚至以失败告终,延误疾病的诊治。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助手强制人工固定体位,少部分体位固定装置大多较笨重,但前者需要助手强制固定较长时间,无法保证体位始终如一,极易发生患者出现晃动的情况,而后者使用不方便并且给患者带来较差的体验影响整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者侧卧体位并且使用方便的腰椎体位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椎体位垫,包括:
垫体,垫体呈矩形,其上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上活动连接有腹部固定组件;
腰部固定部,腰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垫体右端,其包括“凹”型座、“冂”型架和固定板,“冂”型架穿透“凹”型座上侧壁且与其活动连接;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冂”型架左侧壁上;
腿部固定部,腿部固定部与垫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腿部固定部包括半月板、锁死件、固定杆和活动杆;
固定杆固定于垫体下端右侧,活动杆上端固定连接于半月板凸面,其下端穿过锁死件与固定杆上端螺纹连接,锁死件与活动杆通过键活动连接,且其与固定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锁死件呈环形,其底壁设有多个圆柱体;固定杆上侧面设有位置、数量与圆柱体相匹配的圆孔。
优选的,条形槽内设有多个矩形孔;
腹部固定组件包括腹部固定件、条形板和拉手,腹部固定件呈半椭圆形,其放置于垫体中间位置,条形板穿透腹部固定件与矩形孔活动连接。
优选的,腹部固定件的平面侧壁上设有多个腕部固定带,腕部固定带通过魔术贴互相连接。
优选的,“凹”型座上设有两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分别位于其右侧壁两侧,固定螺栓穿透“凹”型座右侧壁且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底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上设有充气管,充气管穿透固定板且位于其上侧壁。
优选的,腹部固定件凸面上设有与其形状一致且与其固定连接的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1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