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土壤热脱附修复的出料设备和热脱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2470.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2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雷鹏程;吴志勇;陈野;吴锦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1D50/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尤健雄 |
地址: | 5101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热脱附 修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热脱附修复的出料设备和热脱附设备,出料设备设有旋风筒和主喷水搅拌系统,利用主水雾喷头喷射的水雾冲击作用,并结合旋风筒内腔的导流作用以及重力作用,能够使土壤灰尘和水雾一起在旋风筒的内腔中螺旋向下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均匀混合,实现了对经过异位热脱附后高温干燥的土壤灰尘的加湿和降温,能够避免因土壤灰尘扬尘带来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以主水雾喷头喷射的水雾作为动力,能够在在保障土壤灰尘和水雾混合均匀的前提下,极大的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用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土壤热脱附修复的出料设备和热脱附设备。
背景技术
异位热脱附是处理污染土壤的主流工艺之一,通过高温加热净化后的土壤含水量几乎为零,必须进行加湿和降温处理,利于后续转运堆存和待检,并解决扬尘带来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现有的出料加湿措施主要是加湿绞龙,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比如一次投入大、轴承易断裂、绞片易磨坏和卡料等,由此带来后续的维修问题,不利于正常生产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热脱附修复的出料设备和热脱附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土壤热脱附修复的出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筒和主喷水搅拌系统;所述旋风筒的顶面边缘位置设有进料口,所述旋风筒的侧壁顶部在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位置设有侧面喷水口,所述旋风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主喷水搅拌系统包括主水雾喷头,所述主水雾喷头安装在所述侧面喷水口处并能够向所述旋风筒的内腔喷水;高温干燥的土壤灰尘能够从所述进料口向下落入所述旋风筒的内腔中,且所述土壤灰尘的下落路径与所述主水雾喷头的喷水路径相交。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热脱附设备及其出料设备的工作方式如下:
主喷水搅拌系统的主水雾喷头外接水源,使得主水雾喷头向所述旋风筒的内腔以固定方向喷射水雾;在污染土壤经过热脱附设备主体的处理成为高温干燥的土壤灰尘后,土壤灰尘从进料口进入旋风筒的内腔中并向下掉落,当土壤灰尘掉落至主水雾喷头喷射水雾的喷水路径时,在水雾的强力冲击作用、旋风筒内腔的导流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下,土壤灰尘和水雾一起在旋风筒的内腔中螺旋向下运动,且土壤灰尘和水雾在该螺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均匀混合,混合均匀的土壤灰尘和水雾最终从旋风筒的出料口掉落到收集坑中,实现了对经过异位热脱附后高温干燥的土壤灰尘的加湿和降温,能够避免因土壤灰尘扬尘带来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以主水雾喷头喷射的水雾作为动力,能够在在保障土壤灰尘和水雾混合均匀的前提下,极大的节省能源。
优选的:所述旋风筒由圆筒形上部、圆锥台形下部和侧边容腔部构成,所述旋风筒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上部的顶面,所述圆筒形上部的底端口连通所述圆锥台形下部的顶端口,所述圆锥台形下部的底端口作为所述出料口,所述侧边容腔部的内侧端口在所述圆筒形上部的侧壁位置连通所述圆筒形上部,所述侧边容腔部的外侧端口作为所述侧面喷水口。
从而,在土壤灰尘向下掉落至所述圆筒形上部的内腔时,也即掉落至主水雾喷头喷射水雾的喷水路径时,在水雾的强力冲击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下,配合圆筒形上部空间较大的圆柱形内腔的导流作用,使土壤灰尘在该圆柱形内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能够与水雾充分接触,待初步结合的土壤灰尘和水雾下落至圆锥台形下部的内腔时,在圆锥台形下部的圆锥台形内腔的导流作用下,能够使初步结合的土壤灰尘和水雾形成螺旋向下运动的旋风,以促进土壤灰尘和水雾在该过程中搅拌混合均匀;因此,能够提升土壤灰尘和水雾搅拌混合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主喷水搅拌系统设有多个所述主水雾喷头,各个主水雾喷头的喷水方向可以散射状布置,本实用新型优选:各个所述主水雾喷头的喷水方向相平行,以增强水雾的冲击力。
优选的:所述旋风筒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连接管其采用耐高温材料,以便于连通热脱附设备主体的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旋风筒安放在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2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机换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二次电缆快速剥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