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2698.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琪;冯玉龙;周俊杰;黄锐智;李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力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混凝池、斜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以及清水池;混凝池分别与PAM药剂罐和PAC药剂罐相连通;斜管沉淀池的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污泥斗、阻流板以及斜管;曝气生物滤池的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曝气管和填料层;混凝池、斜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以及清水池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如何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简单易行和出水水质好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问题;黑臭水体的胶体颗粒和悬浮物质在混凝池中凝聚成絮状体后沉淀,悬浮杂质在斜管沉淀池的斜管中进行沉淀,且通过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生物反应,能够有效分解去除水体中的SS、COD、BOD5、硝化以及氮磷污染物,出水可达一级A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滞后,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向水体,水体自净功能逐渐降低,有机污染物的大量排入,导致水体好氧速率高于复氧速率,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致黑致臭物质,导致水体黑臭;黑臭水体不仅破坏着河流生态系统、损害着城市景观,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同时由于黑臭水体治理难度大且成效稳定性不足,已成为我国目前较为突出的一种城市环境问题。
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是水环境遭受到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体现;水体明显发黑,并伴有臭味,水中的浮游生物数量锐减,水生植物大量死亡,食物链断裂,水体生态失衡,功能基本丧失。
对于黑臭水体的处理,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主要有控源截污技术、面源控制技术、内源治理技术、驳岸整治技术、水质净化提升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但多数黑臭水体的处理技术设备繁多、成本高且治理效果不佳,如何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简单易行和出水水质好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其成本较低、简单易行且出水水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混凝池、斜管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以及清水池;所述混凝池分别与PAM药剂罐和PAC药剂罐相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污泥斗、阻流板以及斜管;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主体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曝气管和填料层;所述混凝池、所述斜管沉淀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以及所述清水池依次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池中设有搅拌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池的底部设有混凝池排污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第一配水槽,所述混凝池的溢流能够进入所述第一配水槽;所述第一配水槽通过淹没孔口与斜管沉淀池的主体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沉淀池的第一配水槽后设有整流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沉淀池的污泥斗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管沉淀池中设有若干第一集水槽,所述斜管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一集水槽出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生物滤池中设有若干第二集水槽,所述曝气生物滤池通过所述第二集水槽出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设有反冲洗进水管和反冲洗进气管,所述第二集水槽设有反冲洗排水管和出水排水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端设有第二配水槽,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出水能够进入所述第二配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力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力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2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摆动臂总成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