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3829.3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洪涛;颜法廷;郑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4Q1/04;H04Q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汇聚 交换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压板,此压板的两端和壳体的左内侧面、右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连接,此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均进一步包括金属块、磁铁块、螺柱和固定于壳体内侧面上的长条凹型板;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开口对应的盖板,此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交换机本体的接线端位置对应的出线孔;所述压板的弹性缓冲垫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供网络线、电源线嵌入的间隙;还包括至少2个角件,部分所述角件一端固定于所述交换机本体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壳体上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提高了交换机使用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维护内部的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属于工业物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是一种为满足云计算设计的一款交换机产品,能够实现数据中心汇聚和交换,使IP交换、存储和高性能运算统一通过全新的无损的以太网进行承载,简化网络结构和管理。随着工业物联网逐步推进,运用在工业物联网中的交换机上会接入较多的网线,智慧工厂中覆盖的采集数据点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对多个交换机进行统一管理,需要将交换机进行统一摆放在一起,由于交换机摆放在一起会使得与之连接的多个网线交叉在一起,这样影响网线的整理,而且网线堆积在一起使得部分网线的受到压力影响而从交换机上掉下,进而影响交换机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该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提高了交换机使用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便于维护内部的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一端面套装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压板,此压板的两端和壳体的左内侧面、右内侧面之间分别通过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连接,此左定位机构、右定位机构均进一步包括金属块、磁铁块、螺柱和固定于壳体内侧面上的长条凹型板;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安装有与开口对应的盖板,此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交换机本体的接线端位置对应的出线孔;
所述长条凹型板的表面开设有一螺孔,所述长条凹型板的凹槽内滑动地安装有金属块,此金属块贯穿地安装有一与螺孔对应的螺管,位于螺管内所述螺柱可旋入长条凹型板的螺孔内,所述压板的一端安装于金属块上,所述长条凹型板顶部设置有一磁铁块,所述金属块在磁铁块磁力下可沿长条凹型板的凹槽运动,所述压板面向壳体底部的表面设置有一弹性缓冲垫,所述压板的弹性缓冲垫与壳体的底部之间留有供网络线、电源线嵌入的间隙;
还包括至少2个角件,部分所述角件一端固定于所述交换机本体上表面,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壳体上表面连接,剩余所述角件一端固定于所述交换机本体下表面,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壳体下表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左右侧表面均开有至少2个散热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线孔的形状为条形通孔。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缓冲垫为硅胶垫或者橡胶垫。
4.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换机本体和壳体各自的拐角处均具有一倒角部。
5. 上述方案中,所述角件位于交换机本体的中央区域。
6. 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孔为条形散热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3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线传输的直流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包装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