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腿部辅助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4725.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鄄城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600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腿部 辅助 康复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腿部辅助康复装置,涉及病房护理设备领域,包括旋转支臂和对接组件,旋转支臂一端设有套筒,套筒用于转动连接病床侧面预设的支撑横杆,对接组件包括支撑块和对接块,支撑块连接旋转支臂远离套筒的一端,对接块连接有按摩器,支撑块与对接块可拆卸连接;每个支撑块连接有位于病床同一侧的至少两个旋转支臂,利用能够旋转的支臂结构作为按摩器的支架,在使用时旋转到病床上方位置,支撑按摩器对病患腿部进行按摩,在使用后拆除按摩器,将支臂结构旋转到病床下方进行收纳,将按摩器用于下一病床的病人,从而提高病患康复训练的频率,并能够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辅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患的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病房护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腿部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在神经内科的治疗后,往往需要病患长期卧床静养,对于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环境,护理康复资源较为紧张,尤其对于瘫痪、半身不遂等严重病患人群,由于其下肢难以自主运动,在长期卧床时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影响病患的康复时间,并且不利于病人出院后的看护和康复后的正常生活。
发明人发现,目前对于下肢难以自主运动情况出现较多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会对病人进行腿部康复动作,包括关节功能的锻炼和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逐渐增加关节的功能,避免关节僵硬,并采用按摩、蜷曲等方式对病人的腿部肌肉进行被动刺激,保证病人腿部血液的循环,达到维持下肢健康、减缓肌肉萎缩的目的,但是由于部分医院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在辅助医生进行患者治疗的同时,难以分出足够的时间对每个病人进行全套的康复训练,导致部分病患的康复训练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腿部辅助康复装置,利用能够旋转的支臂结构作为按摩器的支架,在使用时旋转到病床上方位置,支撑按摩器对病患腿部进行按摩,在使用后拆除按摩器,将支臂结构旋转到病床下方进行收纳,将按摩器用于下一病床的病人,从而提高病患康复训练的频率,并能够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辅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患的康复训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腿部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旋转支臂和对接组件,旋转支臂一端设有套筒,套筒用于转动连接病床侧面预设的支撑横杆,对接组件包括支撑块和对接块,支撑块连接旋转支臂远离套筒的一端,对接块连接有按摩器,支撑块与对接块可拆卸连接;每个支撑块连接有位于病床同一侧的至少两个旋转支臂。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臂包括套筒和连杆,连杆一端连接套筒,套筒与支撑横杆转动连接,用于改变连杆与病床的夹角,另一端对接支撑块。
进一步地,连接同一支撑块的旋转支臂沿支撑块轴向依次间隔布置,支撑块轴线与支撑横杆轴线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包括相对接的配合部和支撑部,配合部上设有燕尾槽,对接块上设有燕尾块,燕尾槽能够与燕尾块滑动连接,支撑部能够接触并支撑对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部在沿支撑块轴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燕尾槽,对接块上设置有与所配合支撑块上相同数目的燕尾块,且燕尾块与燕尾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燕尾槽的延伸方向与旋转支臂的轴线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支臂连接有锁紧件,锁紧件用于配合病床固定旋转支臂与病床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器包括按摩作用部,按摩作用部的开口水平朝向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鄄城县人民医院,未经鄄城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4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高位刹车灯
- 下一篇:一种摸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