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4947.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4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蒋琳;尹涛;韩天;谭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40 | 分类号: | H02K11/40;H02K5/1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53017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高压电 机轴 电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包括电机及其供电系统,电机和其供电系统均安装在其外壳内,其外壳安装在接地板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轴承和碳刷,所述碳刷通过导线与接地杆连接,所述接地杆插入地面以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产生轴电压的电机非轴伸端加装绝缘轴承和在轴伸端端盖处加装接地碳刷的方法,有效阻断轴电流的导通回路,并通过接地碳刷回路消除电机转子上的轴电压,能够彻底的解决轴电流灼伤轴承而引起的高压电动机故障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交流电动机在运行中因磁场不平衡、电压干扰、静电感应等原因会产生轴电压,轴电压超过允许值时,一旦通过机座、壳体和轴承之间形成回路时会产生轴电流,造成电机轴承表面电腐蚀严重,内圆形成“搓板效应”,引起过热现象。如发现不及时就会造成轴承烧毁事故,导致电机扫膛烧毁,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包括电机及其供电系统,电机和其供电系统均安装在其外壳内,其外壳安装在接地板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轴承和碳刷,所述碳刷通过导线与接地杆连接,所述接地杆插入地面以下。
所述供电系统的接地线路单独安装在壳体外,其穿过接地板中部插入地内。
所述支撑轴承为绝缘轴承。
所述碳刷安装在电机与负载连接的一端。
在拆卸过程中对非轴伸端轴承采用热拆的方式进行拆除,并清理油污。
所述清理油污后使用热装法对非轴伸端绝缘轴承进行安装,安装前用无水乙醇将绝缘轴承清洗干净,并用干净白布包好,安装前后必须用绝缘电阻表2500V档位检查轴承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热装时绝缘轴承的温度不得超过110℃。
所述碳刷要求活动自如,碳刷进行适形研磨与轴的接触保证良好。
所述用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产生轴电压的电机非轴伸端加装绝缘轴承和在轴伸端端盖处加装接地碳刷的方法,有效阻断轴电流的导通回路,并通过接地碳刷回路消除电机转子上的轴电压,能够彻底的解决轴电流灼伤轴承而引起的高压电动机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转子,3-支撑轴承,4-碳刷,5-接地杆,6-配电接地箱,7-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消除高压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包括电机1及其供电系统,电机1和其供电系统均安装在其外壳内,其外壳安装在接地板7上,所述电机1的转轴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轴承3和碳刷4,所述碳刷4通过导线与接地杆5连接,所述接地杆5插入地面以下。
所述供电系统的接地线路单独安装在壳体外,其穿过接地板7中部插入地内。
所述支撑轴承3为绝缘轴承。
所述碳刷4安装在电机1与负载连接的一端。
在拆卸过程中对非轴伸端轴承采用热拆的方式进行拆除,并清理油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4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