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SIP点标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5451.0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8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才;韦伟权;李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B5/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华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sip 标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为解决现有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不方便测量标定点位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座椅SIP点标定装置,该装置设有SIP点,其包括关于中心平面镜像对称的底座主体、放置在底座主体上的配重和摆针测量杆,所述摆针测量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中心平面内且后端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凸出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前方,摆针测量杆上设置有气泡水平仪,气泡水平仪的水平方向与摆针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SIP点位于摆针测量杆上或在摆针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延长线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延伸至座椅前方,避开座椅旁边的障碍物,方便测量SIP点至底板的垂直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置标定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座椅SIP点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SIP点(seat index point司机座椅标定点),是指位于座椅的左右对称中心平面上,根据GB/T 8591-2000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标定点的规定,其为距离座椅靠背基准平面为130mm,且距离座椅椅面基准平面为97mm的一个点。SIP点是车辆驾驶室座椅设计的参考点,而SIP 点的标定装置则是用来在实验车辆上确定SIP点的工具。SIP点的坐标由设计人员给出,实验时,按规定安装调整完毕之后,使用SIP点标定装置在整车内测到的坐标值应与设计值吻合。
在检测SIP点时,将座椅SIP点标定装置放置在整机的座椅上,但由于整机产品座椅旁侧通常有障碍物,不易进行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不易测量标定点位置的问题, 而提供一种座椅SIP点标定装置,在进行座椅SIP点标定测量时方便测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座椅SIP点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SIP点,其包括关于中心平面镜像对称的底座主体、放置在底座主体上的配重和摆针测量杆,所述摆针测量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的中心平面内且后端与所述底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凸出延伸至所述底座主体的前方,摆针测量杆上设置有气泡水平仪,气泡水平仪的水平方向与摆针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SIP点位于摆针测量杆上或在摆针测量杆的长度方向延长线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延伸至座椅前方,避开座椅旁边的障碍物,方便测量SIP点至底板的垂直高度。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呈圆锥状或锥顶为水平线状的扁锥形,所述摆针测量杆呈水平状态时所述SIP点与所述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摆针测量杆的前端呈圆锥状或扁锥形,在测量使摆针测量杆的前端能精确地指向标尺的刻度。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与其中心平面垂直的横圆杆,所述摆针测量杆的后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圆直径等于所述横圆杆的外径,所述横圆杆镶嵌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摆针测量杆后端在所述横圆杆的中心位置且摆针测量杆与所述横圆杆垂直。摆针测量杆通过凹槽与横圆杆连接,方便摆针测量杆的上下摆动,同时也方便摆针测量杆从横圆杆上拆卸下来,便于收纳。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SIP点位横圆杆的中心位置,所述横圆杆的中心设置有SIP点位置标记。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主体由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底座和背板构成,所述横圆杆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配重放置在所述底座上。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底座主体设置有第二气泡水平仪,所述第二气泡水平仪的水平方向与所述底座主体的中心平面垂直。
上述座椅SIP点标定装置中,所述配重由两组配重组件构成,每组配重组件包括多片层叠布置的配重块和竖直贯穿并固定配重块的螺杆,各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供所述螺杆穿插的孔洞,所述螺杆穿插在各配重块的孔洞中并在顶部设置锁紧所述配重块的蝶形螺母。如此分片设计配重块的作用在于本标定装置用于工程车辆整机上驾驶室内座椅SIP点的标定,把配重零件分片,减少了上下车搬运的强度,保证了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54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大灯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座椅织带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