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5804.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4 | 分类号: | B66C11/04;B66C11/18;B08B1/00;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基坑 开挖 用运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所述钢丝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且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该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动轮,从而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转动,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外侧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转动,从而对装土箱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和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底环,可防止装土箱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使装土箱稳定吊装,有效提高了运输整体的稳定效果,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运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设置管井井点降水,以利开挖人员和机械作业及土体装卸运输。顶层6.0m以内用长臂挖掘机开挖,开挖过程中坑内用小型装载机配合,将远离挖机的土方推至挖机的工作范围内,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支柱坑、钢柱基础坑、拉线坑开挖等。根据开挖方式可以分为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
现有的基坑开挖运输通常使用为钢丝绳运输,通过人工将将运土箱挂在挂钩上,实现运输,由于钢丝绳运输不稳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传统运输只是用一个钢丝绳上下运土,当运土吨位较大时,易造成断裂,且一个钢丝绳运输容易产生倾斜,物料易洒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基坑开挖运输不稳固,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且一个钢丝绳运输容易产生倾斜,物料易洒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包括钢丝轨,所述钢丝轨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车体,且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箱,且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安全检测器,所述钢丝轨的底部为地坑,且车体的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轮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轮通过传送带与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卷辊,且第一卷辊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二转动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卷辊,且第二卷辊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设置有挂钩,且挂钩上套接有挂绳,并且挂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并且连接环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装土箱。
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底端设置有与钢丝轨相连接有的滑轮,且钢丝轨两侧的底部为加固区,并且加固区内部的钢桩与钢丝轨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清洁杆设置为U字形,且清洁杆的底端设置有清洁毛刷,并且清洁杆底端的收集箱贯穿至2个钢丝轨之间下方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侧设置有与传送带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对称设置,且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的外壁均设置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为对称设置,且装土箱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底环,并且底环与第二钢丝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移动型基坑开挖用运土装置:
1、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通过传送带带动第二转动轮,从而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转动,使第一卷辊和第二卷辊外侧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转动,从而对装土箱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输送,通过装土箱顶端的2个连接环和底部中心位置处的底环,可防止装土箱在进行吊装时发生倾斜,使装土箱稳定吊装,有效提高了运输整体的稳定效果,安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5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升降按摩床
- 下一篇:一种酸用互溶剂具有出料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