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针刀剥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6101.6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谢美庆;李易蔓;朱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针刀 剥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针刀剥离器,包括小针刀本体,所述小针刀本体的一端设有刀刃,所述刀刃为“D”字型或圆型。本实用新型具有利于进行多方位开创口以及可以减小所受创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针刀剥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多数的极微创手术中,采用的都是宽度小于1mm的小针刀进行皮肤和组织的剥离,用此类小针刀进行的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小、出血少,且恢复期很短,但此类小针刀存在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即只能沿一个方向进行开创,并不能多方位的转化,因此,当开创过程中存在有朝其他方位的开创时,并不能合理的进行,就必须得取出重新找开创口,而这对病人的损伤就会比较的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针刀剥离器,具有利于进行多方位开创口以及可以减小所受创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针刀剥离器,包括小针刀本体,所述小针刀本体的一端设有刀刃,所述刀刃为“D”字型或圆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行极微创手术时,先确定好需要进行创口内剥离的尾部,然后再选择使用带“D”字型刀刃还是圆型刀刃的小针刀本体,在确定好开创口后,将小针刀本体平切入开创口,然后进行皮肤和组织的分离,带“D”字型刀刃的小针刀本体除可以沿一个方向剥离外,也可沿“D”字型刀刃的刃口方向进行剥离,而圆型刀刃的小针刀本体则可在开创口内进行多方位的剥离。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刃上设有刃纹。
刃纹的设置使得小针刀本体能够更容易的切入,也更为锋利。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刃的最大厚度小于小针刀本体的厚度,所述刀刃与小针刀本体的连接面为斜面。
小针刀本体上设的斜面主要是使得分离开的皮肤和组织发生粘连,影响后续的操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小针刀本体的宽度小于0.8mm。
0.8mm的要求则是使得开创口更小,减小了开创所带来的创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进行多方位的开创,使得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小,缩短了恢复周期;
2、刃纹的设置使得小针刀本体能够更容易的切入,也更为锋利;
3、小针刀本体上设的斜面主要是使得分离开的皮肤和组织发生粘连,影响后续的操作;
4、0.8mm的要求则是使得开创口更小,减小了开创所带来的创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小针刀剥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小针刀剥离器的“D”字型刀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小针刀剥离器的圆型刀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小针刀本体;2、刀刃;3、刃纹;4、“D”字型刀刃;5、圆型刃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小针刀剥离器,包括小针刀本体1,所述小针刀本体1的一端设有刀刃2,所述刀刃2为“D”字型或圆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6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预制混凝土井盖垫圈
- 下一篇:一种开槽式可注射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