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6239.6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4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8;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脖式 单边 吸氧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包括吸氧管件,以及用于存放吸氧管件的存放件:所述吸氧管件包括一挂脖管,挂脖管的一侧接口连接有与供氧设备连通的导氧管,另一侧接口连接有与延伸至鼻腔处的吸氧头组件,所述存放件包括一用于存放吸氧头组件的存放盒,且存放盒上设置有密封盖。本实用新型中,该吸氧套件采用挂脖式的穿戴方式,可以将吸氧管件单独佩戴在患者的脖子上进行支撑固定,无需将吸氧管件通过患者的耳部、鼻部和面部进行组合式的支撑佩戴操作,从而便于将吸氧管件快速灵活的佩戴上,采用分体组合式的结构,可以对吸氧头组件单独取下并进行存放,防止吸氧头组件发生接触后交叉污染的现象,提高了吸氧头组件的整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
背景技术
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新陈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吸氧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氧源、氧气湿化器、吸氧管,其中,氧气湿化器用于湿化氧气,即在氧气中掺入水蒸气,以使患者的气管保持湿润状态,增加进氧时间从而增加进氧量,提高血氧饱和度,预防脑缺氧现象的发生,而在吸氧过程中,需要借助吸氧管将供氧设备内的氧气从患者的鼻腔导入呼吸道内。
现有的鼻导式的吸氧管通常需要通过患者的鼻部、面部和耳部的组合方式才能够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对于鼻部、面部和耳部有一定外伤的患者,或者配合度欠佳、精神躁动的患者,吸氧管无法及时快速的进行固定,影响了吸氧治疗效果,并且对与吸氧头也缺少必要的防尘保护措施,容易造成吸氧头二次污染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挂脖式的安装方式,提高吸氧管固定便捷性,同时确保吸氧头相对密封防尘的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包括吸氧管件,以及用于存放吸氧管件的存放件:
所述吸氧管件包括一挂脖管,挂脖管的一侧接口连接有与供氧设备连通的导氧管,另一侧接口连接有与延伸至鼻腔处柔性的吸氧头组件;
所述存放件包括一用于存放吸氧头组件的存放盒,且存放盒上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氧头组件包括一柔性的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一端设置与接口连接的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中空的吸氧端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挂脖管上且靠近接口的外壁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的自由端铰接有与接口相适配的塞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挂脖管的外壁包裹有软护套,且软护套的长度小于挂脖管的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盖的底部设置有装配头,所述存放盒的开口端外壁设有装配槽;
通过装配头与装配槽的嵌入式卡接,将密封盖与存放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存放盒的内壁设置有紫外灯管,且紫外灯管通过外置的电源插头与供电电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存放盒的深度大于吸氧头组件的长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盖的外径大于存放盒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挂脖式单边吸氧套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未经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6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