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7526.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代天赐;朱志峰;常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夫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32 | 分类号: | H01H47/32 |
代理公司: | 江苏东银律师事务所 32381 | 代理人: | 江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电子电路技术领域。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Q25、电阻和二极管D54,晶体管Q25的基极与电阻R259的一端、电阻R260的一端连接,电阻R259的另一端与信号端连接,电阻R260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Q25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25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一端的线圈连接,二极管D54反向并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二极管D54的阴极与5V电源连接,电源VCC_5V接电容C148的一端,电容C148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用继电器驱动电路,电路采用二极管、三极管的半导体器件和电阻、电容设计,将CPU控制信号进行放大驱动,从而控制和驱动继电器实现CAN总线和LIN线的电路切换。本实用新型电路实现简洁,工作稳定,驱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用继电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硬件电路设计中,大量的负载设备都考虑到了继电器驱动,但一些负载会造成干扰,引起继电器的误动作。因此,一种功能强大的继电器电路会成为优先选择。传统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一般采用高压双极工艺或高压CMOS工艺满足电路耐压要求,另外继电器两端通常需要外置高压二极管来达到将继电器上的电感电流泄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增加了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成本。
当前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只是满足基本的驱动功能,不能保证电路在一些情况下的可靠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尽可能的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通过CPU控制信号进行放大驱动,从而控制和驱动继电器实现CAN总线和LIN线的电路切换,该驱动电路实现简洁,工作稳定,驱动效率高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晶体管Q25、电阻和二极管D54,晶体管Q25的基极与电阻R259的一端、电阻R260的一端连接,电阻R259的另一端与信号端连接,电阻R260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Q25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25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的一端的线圈连接,二极管D54反向并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二极管D54的阴极与5V电源连接,电源VCC_5V接电容C148的一端,电容C148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晶体管Q25是NPN晶体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利用MCU控制信号的高电平,控制晶体管为导通状态,使得稳压二极管D54阳极与接地端导通,二极管承受反向5V电压,继电器线圈“1”和“8”端得电;
利用MCU控制信号的低电平,控制晶体管为截止状态,使得稳压二极管D54阳极与接地端断开,二极管不承受电压,继电器线圈“1”和“8”端断电。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的电压源VCC_5V是向NPN晶体管的集电极提供电压。二极管的作用是续流。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是可以满足OBDII可以通过LIN线和CAN线接收来自驱动电路的车信号。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路接入的电源电压选用的是5V电压,同时在电源处接电容并接地,去耦电容的设置不仅可以提供较稳定的电源,也降低了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2、本实用新型电路的设计中在线圈两端接入了二极管,作为浪涌吸收元件降低了由于截断继电器线圈电流产生急剧高压脉冲对晶体三极管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外围器件由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元器件简单易得,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将CPU控制信号进行放大驱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和驱动继电器实现CAN总线和LIN线的电路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夫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夫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7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