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管道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8482.1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晟通弘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管道 排气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热管道排气装置,属于供热管道领域,针对供热管道内部产生气阻不能排出的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技术要点包括设置于供热管道上方的集气罐,所述集气罐和供热管道连通,所述集气罐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集气罐于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向靠近地面的一侧延伸,所述排气管设置有排气阀。本申请具有方便将气体排出供热管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热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热管道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循环系统以水作为传递热量的介质,在供暖过程中,由于供热管道内部的水温过高,热水容易在供热管道内蒸发形成气体,气体容易集中在供热管道的顶端,如果气体不能及时加以排除,很容易于供热管道内部产生气阻,导致局部或整个系统的循环不畅且冷热不均,甚至造成设备和供热管道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方便将气体排出供热管道,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热管道排气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一种供热管道排气装置,包括设置于供热管道上方的集气罐,所述集气罐和供热管道连通,所述集气罐设置有排气口,所述集气罐于排气口处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向靠近地面的一侧延伸,所述排气管设置有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供热管道的上方设置集气罐,当供热管道内部产生气体时,积聚于供热管道顶端的气体能够进入集气罐的内部,减少供热管道内部水流动过程中携带的气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气体能够于集气罐内部积聚,一定时间之后,人为开启排气阀,能够将集气罐内部的气体排出,从而将气体排出供热管道。
可选的,所述集气罐和供热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温层,一方面,实现对集气罐和供热管道连接处的密封;另一方面,减少集气罐和供热管道内部热量的散失,保持供热管道供热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集气罐为多个,多个所述集气罐沿供热管道的轴向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提高对供热管道内部气体的排放量,减少气体于供热管道内部的积聚。
可选的,所述供热管道和集气罐之间设置有缓冲罐,所述集气罐和缓冲罐连通,所述供热管道和缓冲罐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供热管道内部的气体能够进入缓冲罐的内部,然后气体通过缓冲罐进入集气罐内部,增大供热管道同一位置处气体的排出量,进一步减少供热管道水中气体携带量。
可选的,所述缓冲罐和集气罐的连通处与缓冲罐和供热管道的连通处相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气体于缓冲罐内部的滞留时间,部分气体进入集气罐内部并通过排气管排出,部分热的气体遇到冷的缓冲罐内壁能够凝聚成水滴,水滴能够重新进入供热管道内部,减少供热管道内部水分的散失。
可选的,所述缓冲罐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缓冲罐分隔成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集气罐和第一缓冲部连通,所述供热管道和第二缓冲部连通,所述挡板靠近缓冲罐顶壁的一侧设置有过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供热管道内部的气体先进入缓冲罐的第二缓冲部内部,位于第二缓冲部内部的气体通过过孔进入第一缓冲部内部,能够减少供热管道内部水进入集气罐。
可选的,所述挡板从上至下向远离集气罐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供热管道内部水进入集气罐内部时,水能够沿挡板的斜面重新流入供热管道的内部,从而减少供热管道内部水分的流失。
可选的,所述缓冲罐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集气罐的下端贯穿于安装口并延伸至缓冲罐的内部,所述集气罐侧壁对应过孔处设置有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晟通弘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晟通弘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8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联动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壳体以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