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安装槽内转子电机的风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39713.0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郭兵;谢天淇;崔大波;陆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向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8;F04D29/34;F04D29/64;H02K9/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转子 电机 风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安装槽内转子电机的风机结构,包括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风扇以及设置在风扇外的外壳;所述风扇包括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叶片座以及分别与叶片座连接的多个叶片;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风扇周向位置上的安装框以及设置在风扇后方的后盖;所述安装框与后盖连接;内转子电机与所述安装框之间连接有支撑管。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安装槽内转子电机的风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风机中电机都是用外转子电机,存在成本高、尺寸大、散热不好的问题,而我们采用内转子电机具有成本低、电机尺寸小,散热条件好。传统的风机结构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电机安装风机中的结构复杂,拆装不方便;其次,控制系统没有装在风机中,导致散热差、安装风机时需要单独安装控制系统;第三,传统结构电机材料是铝合金,叶片直接装在电机上,螺纹容易滑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带安装槽内转子电机的风机结构,以解决现有电机成本高且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带安装槽内转子电机的风机结构,包括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风扇以及设置在风扇外的外壳;所述风扇包括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叶片座以及分别与叶片座连接的多个叶片;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风扇周向位置上的安装框以及设置在风扇后方的后盖;所述安装框与后盖连接;内转子电机与所述安装框之间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与内转子电机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端部具有“T”型槽的T型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采用内转子电机,且风扇设置在外壳内,能够直接对内转子电机进行散热。风扇的安装,采用了叶片座直接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连接,很好解决了螺纹滑牙问题。此外,通过T型支座方便支撑管与叶片座的快速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管为多个,且每个支撑管均为截面为正方形的支撑方管。
支撑方管支撑更加牢固,便于风扇牢固安装在外壳内。
进一步,所有支撑方管均匀分布在叶片座的周向位置上。
多个支撑方管提供更好的支撑力。
进一步,所述叶片座与内转子电机输出轴之间通过平键和锁紧螺母连接。
有效避免了螺纹连接带来的诸多问题。
进一步,所述叶片有多个。
根据需要的风力大小,可以适当设置不同个数的叶片。
进一步,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内填充有吸热物质。
通过吸热管中的吸热物质,能够随着叶片转动对吹过来的热空气进行吸收冷却。
进一步,所述安装框的内壁上设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内填充有吸热物质。
在安装框上设置吸热管,为风扇提供一个吸热降温的环境,配合风扇的转动吹风,能够更好地对电机进行散热。
进一步,所述吸热管周向分布在风扇周围。
使外壳内形成一个自散热空间。
进一步,所述风扇与内转子电机之间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朝向内转子电机的方向导向孔的孔径逐渐变小。
使风扇形成的风经过导向板上的导向孔吹向电机,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爆炸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导向板竖直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向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向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39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柜机
- 下一篇:一种操作便捷的骨科用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