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3365.4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骆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高尔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34;B32B27/02;B32B27/30;B32B27/12;B32B27/36;B32B15/02;B32B15/14;B32B5/02;B32B5/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抗菌 复合 针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等技术问题。本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第一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基布的内侧设置有滤膜,滤膜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抗菌抗紫外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针织布,特别是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
背景技术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申请号:CN201922230730.1;公开号:CN211467674U】。这种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包括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针织布基层,所述第一针织布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针织布基层,所述第二针织布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该专利中公开的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虽然具有保温功能,但是,该新型保温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因此,设计出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解决了现有复合针织布不具备抗紫外抗菌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紫外抗菌复合针织布,包括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的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一抗紫外层,第一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第二抗紫外层,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基布的内侧设置有滤膜,滤膜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同时设置抗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使得面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柔软层由两层纯棉层组成。
采用以上结构,柔软层由两层纯棉层组成,使得面料更加舒适。
所述的基布由金属纤维和涤纶纤维编制而成。
所述的基布的厚度为0.2mm。
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由腈纶制成。
所述的第一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
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由添加有二氧化钛的成纤高聚物制成。
所述的第二抗紫外层厚度为0.05mm。
所述的滤膜由聚氟乙烯纤维制成。
所述的抗菌层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
采用以上结构,抗菌层由尼龙纤维编织而成,且尼龙纤维的表面附着有纳米银颗粒,面料的抗菌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具有较好的抗紫外效果,同时设置抗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抗菌层内侧设置有柔软层,使得面料的手感更好,第二抗紫外层外侧车缝连接有耐磨层,使得面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具有抗菌抗紫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2、第一抗紫外层;3、第二抗紫外层;4、耐磨层;5、滤膜;6、抗菌层;7、柔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高尔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高尔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3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泡管路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除臭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