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剑麻纤维ECC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5072.X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宏;陈世伟;姚仲泳;贾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建设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0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剑麻 纤维 ecc 沥青 复合 路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剑麻纤维ECC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包括路基,在所述路基上铺设有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在所述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上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铺设有剑麻纤维ECC层,在所述剑麻纤维ECC层上铺设有界面性能增强层,界面性能增强层上铺设有环氧沥青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路面各层间结构具有较好的粘结强度,将剑麻纤维ECC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早期病害产生,大大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上覆的沥青层后可改善行车舒适性,同时由于减薄了沥青层厚度,可显著降低路面造价,利于保护环境,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路面结构,尤其是一种剑麻纤维ECC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已建成高等级公路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占 90%以上。但是,目前常用的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稳定粒料等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密级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反射裂缝、排水不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 导致很多新建路面在使用初期即出现开裂、坑槽等早期损坏,远达不到设计年限, 耐久性不足,严重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的发挥,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经 济损失。
现阶段国内采用的高速公路路面铺装材料主要是沥青混凝土,其中环氧沥青混凝土性能最佳。它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抗疲劳性能,高温、低温性能较佳,且其对化学物质侵蚀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但是由于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制工艺比较复杂,相关的配制技术在国外又多属于专利,导致国内环氧沥青混凝土质量一直不能得到提高,需要依靠进口环氧沥青混凝土来确保材料质量,价格昂贵。除此之外,环氧沥青对施工技术也有较高要求,温度、时间控制严格,难度大。因此找到一种材料替代环氧沥青,不管对提高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剑麻纤维ECC(Engineered Cementilious Composites)是由水泥、砂、水、矿物掺合料和剑麻纤维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延性、耐磨、抗酸碱、以及耐候性等特点。ECC极限拉应变可稳定的达到3%以上,而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只有0.01%,抗拉强度较好的钢筋的极限拉应变也只有1%,表现出极大的延性。ECC的抗压性能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相当。ECC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超高的延展性,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多缝开裂的特性,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100μm,间距仅1-2mm。因此其大变形及多缝开裂等各方面的性能都使其具有解决路面铺装结构开裂、路面板腐蚀等问题的潜能。除此之外,剑麻纤维ECC制作所需剑麻纤维成本低廉,利于大规模生产,在已有的钢桥面铺装先例中有良好表现。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将剑麻纤维ECC材料应用于路面铺装可以发挥成本优势,降低造价。因此,改良水泥混凝土性能使其适应并提高铺装层特性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采用剑麻纤维ECC作为承重层可有效防止路面裂缝、水损坏、车辙等早期病害产生,大大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但由于剑麻纤维ECC材料中没有粗骨料,其抗磨耗性能较差,为保证较好的行车舒适性和施工操作方便,路面铺装表面磨耗层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装。上覆的沥青层后可改善行车舒适性,同时由于减薄了沥青层厚度,可显著降低路面造价,利于保护环境,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种新型路面结构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剑麻纤维ECC上覆沥青层复合式路面,包括路基,在所述路基上铺设有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在所述水泥级配碎石底基层上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铺设有剑麻纤维ECC层,在所述剑麻纤维ECC层上铺设有界面性能增强层,界面性能增强层上铺设有环氧沥青混凝土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建设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未经福州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乡建设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5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结构及无线充电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