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5848.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3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当阳市安诚森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姜荣华 |
地址: | 4441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节油 冷却 回收 利用 装置 | ||
一种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冷却器外壳,冷却器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器外壳内设有冷凝组件,冷凝组件用于通入需要冷却的汽油混合物;冷凝组件包括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混合物输入盘与混合物入管连通,混合物输出盘与混合物出管;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均为中空结构,且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之间连通有多根散热管,散热管上设有螺旋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水在冷却器外壳内形成旋流,流动性增强,更利于散热管和螺旋散热片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松节油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松节油提取工艺中,松节油蒸馏所用的热源为高压蒸汽,蒸汽与气态松节油的混合物经过冷却装置(热量吸收装置)冷却后分离,从而提取松节油。冷却装置用于吸收汽油混合物的热量,现有的冷却装置一般采用水冷设备,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533521 U记载的“一种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其冷却原理是水冷却,冷却水吸收汽油混合物的热量后,形成了热水,热水再通入至其他设备(例如锅炉)加以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冷却水与汽油混合物进行热交换的效率不高,冷却水与管道接触面不够,同样长度管段情况下,冷却水与管道的接触时间短,不利于热量交换。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冷却水在冷却器外壳内形成旋流,流动性增强,更利于散热管和螺旋散热片散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松节油冷却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冷却器外壳,冷却器外壳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器外壳内设有冷凝组件,冷凝组件用于通入需要冷却的汽油混合物;冷凝组件包括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混合物输入盘与混合物入管连通,混合物输出盘与混合物出管;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均为中空结构,且混合物输入盘和混合物输出盘之间连通有多根散热管,散热管上设有螺旋散热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混合物输入盘上设有冷凝水出口通孔,混合物输出盘上设有冷凝水入口通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却器外壳为横向设置的筒体结构,冷却器外壳两端呈椎体装;进水管和出水管同轴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多根散热管相互平行,且散热管的轴线与进水管轴线平行。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冷凝水出口通孔和冷凝水入口通孔数量为多个,冷凝水出口通孔和冷凝水入口通孔分布在散热管之间的间隙处。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水在通过冷凝水入口通孔后进入至散热管所在的空间内,冷却水经过螺旋散热片时会产生旋流,水流会形成螺旋旋涡,增加了冷却水与散热管接触的路径,同时冷却水在冷却器外壳内形成旋流,流动性增强,更利于散热管和螺旋散热片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组件三维结构图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组件三维结构图图二。
图中:冷却器外壳1、进水管2、出水管3、混合物输入盘4、混合物输出盘5、冷凝水出口通孔6、冷凝水入口通孔7、散热管8、螺旋散热片9、混合物入管10、混合物出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当阳市安诚森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当阳市安诚森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5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显示装置的马桶盖板及马桶
- 下一篇:一种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