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7071.9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7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周伟锋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包括:支架;连接排,设于支架的一侧;两个电池单体,设置于支架的另一侧,各电池单体包括电芯体和设于电芯体靠近支架一端的极耳;两个极耳贯穿支架且分别位于连接排的两侧,极耳穿出支架的一端朝向连接排折弯有与连接排贴合的连接部;各连接部靠近连接排的一端设有连接齿,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与另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错开且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通过连接排两侧极耳的连接齿错开且间隔设置,能够避免由于连接部长度过长导致连接部碰撞干扰,使得连接排两侧的连接部及连接齿都能够平整地贴在连接排上,以便焊接头将两个极耳压合在连接排表面并进行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中,通过铜排连接软包电池的极耳,铜排支撑在极耳支架上,软包电池和铜排分别位于极耳支架的两侧,极耳支架上位于铜排两侧的位置开设有供极耳穿出的开孔,极耳由开孔穿出后朝向铜排折弯并焊接在铜排表面。由于极耳的折弯长度不易控制,使得极耳的折弯长度存在差异,在极耳的折弯长度过长时,铜排两侧极耳折弯后贴靠在铜排上会碰撞,产生干涉,不利于极耳的压合与焊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耳的折弯长度过长时,铜排两侧极耳折弯后贴靠在铜排上会碰撞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包括:
支架;
连接排,设于支架的一侧;
两个电池单体,设置于支架的另一侧,各电池单体包括电芯体和设于电芯体靠近支架一端的极耳;两个极耳贯穿支架且分别位于连接排的两侧,极耳穿出支架的一端朝向连接排折弯有与连接排贴合的连接部;
各连接部靠近连接排的一端设有连接齿,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与另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错开且间隔设置。
通过连接排两侧极耳的连接齿错开且间隔设置,能够避免由于连接部长度过长导致连接部碰撞干扰,使得连接部在与连接排焊接时,位于连接排两侧的连接部及连接齿都能够平整地贴在连接排上,以便于焊接头将两个极耳压合在连接排表面并进行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各连接部的连接齿的数量为多个,各连接部上相邻的连接齿之间形成齿槽;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嵌入另一个连接部的齿槽中且与另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彼此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减小连接排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连接部相对设置;于平行连接排的平面上:一个连接部上的连接齿和齿槽与另一个连接部上的连接齿和齿槽呈中心对称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电池单体的加工和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齿的宽度范围为2mm-4.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连接齿的数量,有利于连接部与连接排贴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齿的长度范围为2mm-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两个连接部的长度预留足够的余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沿连接排长度方向: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与另一个连接部上邻近的连接齿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3mm-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两个连接齿的侧边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沿连接排宽度方向:一个连接部的连接齿与另一个连接部上对应位置的间距范围为0.5mm-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热垫及电池包
- 下一篇: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