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7073.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水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7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周伟锋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包括:支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至少一组第一凸条,所述一组第一凸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凸条,所述两个第一凸条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槽;连接排,设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连接排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外露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一面用于供极耳穿出所述支撑板并横跨所述第一凸条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面面向所述容置槽的底部。通过两个第一凸条之间形成容置槽以容纳连接排,连接排的第一面位于容置槽外侧,第一凸条可避免极耳与第二面的两侧边接触,起到保护极耳的作用,避免第二面边缘对极耳折弯部位产生切割作用导致极耳割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中,通过铜排连接软包电池的极耳,铜排支撑在极耳支架上,软包电池和铜排分别位于极耳支架的两侧,极耳支架上位于铜排两侧的位置开设有供极耳穿出的开孔,极耳由开孔穿出后朝向铜排折弯并焊接在铜排表面。由于铜排一般采用冲压落料的加工方式,铜排一面的边缘会形成锋利的飞边,易割破极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池模组中铜排一面的边缘存在飞边,易割破极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包括:
支架,包括支撑板和设置于支撑板上的至少一组第一凸条,一组第一凸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凸条,两个第一凸条之间形成一个容置槽;
连接排,设于容置槽中,连接排包括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第一面外露于容置槽,第一面用于供极耳穿出支撑板并横跨第一凸条后固定连接,第二面面向容置槽的底部。
通过两个第一凸条之间形成容置槽以容纳连接排,连接排的第一面位于容置槽外侧,由于连接排的第一面对应极耳连接位置平滑,无飞边,在极耳与连接排的第一面贴合时,连接排第一面的侧边不会对极耳产生切割作用;由于连接排的第二面位于容置槽内,第一凸条间隔在连接排侧边与极耳之间,第一凸条可避免极耳与第二面的两侧边接触,起到保护极耳的作用,避免连接排边缘的飞边对极耳折弯部位产生切割作用导致极耳割破。这样能够保障电池单体的极耳与连接排的电连接性能,保障电池模组的质量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板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凸条,其中,两个第二凸条、两个第一凸条及支撑板围合形成一个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定位连接排两端,增强第一凸条及第二凸条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容置槽为底部呈平面结构的矩形槽,位于矩形槽两侧的两个第一凸条的高度齐平,设置于矩形槽中的连接排呈平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连接排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容置槽为底部呈阶梯状的阶梯形槽,位于阶梯形槽两侧的两个第一凸条具有高度差,设置于阶梯形槽中的连接排呈阶梯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连接排两侧连接的极耳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阶梯状的连接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弯折板和第二连接板;弯折板与第一连接板相连位置呈弧形过渡,弯折板与第二连接板相连位置呈弧形过渡,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具有高度差,第一连接板用于与一个极耳相连,第二连接板用于与另一极耳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连接排的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容置槽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大蒜加工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