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7646.7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仕;吴武进;任芳伟;罗准科;徐安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新能源云南师宗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李岿 |
地址: | 6557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防地 电位 反击 专用 接地 下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该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外壳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引下线段,整流二极管和引下线段通过连接导线连接,连接导线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泄流极包括碳纤维网层,碳纤维网层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泄流极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引下线段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的外部与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连接导线与引下线段通过焊接串联,连接导线和泄流极通过螺栓压接并联。该引下线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
背景技术
电力、新能源和化工等行业的线路塔杆在跨越山区和雷电活动频繁的区域时极易因为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对线路设施造成冲击而导致线路塔杆的地电位反击,一旦线路由地电位反击造成跳闸或者造成设施损坏,会使整个输电和供电系统遭受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损失大量的电能。目前各行业对线路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高海拔的山区更加容易因为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和设施损坏,地电位反击的过电流主要通过杆塔引下线对线路造成损害。故亟需研发出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具有散流效果好、防地电位反击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引下线,包括防水绝缘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整流二极管,所述外壳右侧部设有延伸至外壳内部的引下线段,所述整流二极管和引下线段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外部固接有三个泄流极,所述泄流极包括碳纤维网层,所述碳纤维网层其外环处均匀分布有防腐铜丝线,其内环处包裹有石墨烯纤维束,所述泄流极左侧连接有塔杆接地网,所述引下线段的右侧连接有塔杆引下线,所述外壳的左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开设有三个散流极孔,泄流极的外部与所述散流极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导线与引下线段通过焊接串联,所述连接导线和泄流极通过螺栓压接并联。
所述连接导线为若干股BVR-12mm2铜芯线,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泄流极和引下线段相适配的穿线孔。
所述整流二极管为一体式密封构件,其包含PN结和正、负极两个端子,所述整流二极管的正向通流量不小于20kA,响应时间小于0.1us。
所述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8。
所述塔杆引下线有四根,并均匀分布于塔杆的四个直角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散流效果好、防地电位反击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解决了地电位反击而产生跳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泄流极,当线路出现极端条件发生过电压、过电流时首先通过泄流极进行过电流泄放,当出现地电位反击情况时通过设置的整流二极管利用其半导体单向导电特性,阻断过电流通过引下线段反向回流杆塔,避免杆塔因地电位反击而造成线路跳闸。泄流极以碳纤维网层为载体,覆盖石墨烯纤维束和防腐铜丝线为导体,形成良好的导电通路,能提高电流泄放的响应速度。外壳的防护等级为IP68,具有良好的防水绝缘效果,可靠性好,使该接地引下线基本不受外界气象条件所影响,特别适用于高海拔气象条件复杂的线路塔杆防地电位反击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泄流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二极管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新能源云南师宗发电有限公司,未经三峡新能源云南师宗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高铁座椅
- 下一篇:一种带有颈部支撑结构的地铁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