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伞的中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7771.8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致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加美洋伞(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9/00 | 分类号: | A45B9/00;A45B25/16;A45B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普华智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0 | 代理人: | 肖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伞的中棒结构,所述中棒结构包括外管、中管、小管、伞柄、缓冲弹簧、开伞弹簧,所述外管内部套有中管,所述中管内部套有小管,所述小管底部设置有伞柄,所述外管与中管内部接触处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小管与外管内部设置有开伞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的内部下端靠近束管台阶一与中管的外部上端靠近扩管处一之间设置缓冲弹簧,使得在开伞时产生冲击力能够通过中棒管件中的缓冲弹簧实现缓冲、减震,使得管子不易变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伞中棒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伞的中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多折自动伞的中棒一般由三段管组成的,外管套设中管而成,小管套设在中管里,现有的多折自动伞的中棒各段管件是一边末端束管,而另一边末端扩管来实现二者管件互相卡制不易脱落。这种传统的管件束管加工结构存在著以下缺点;
1、束管件两个配合接触外径不能相差太多,容易产生摇摆不稳定,
2、中棒各管件的材料都由金属的壁厚都很薄,无法再进行大直径的扩管和束管容易使材料破裂变形,从而导致各个管件的卡制凸台小,收伞时多折自动伞的内部开伞弹簧由于受到外力致使其压缩,当开伞时开伞弹簧迅间展开弹力很强,中棒各管件容易挤压脱落变形发生,从而导致伞中棒坏掉无法使用,给消费者造成危险和经济损失。
因此,急需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伞的中棒结构,具备缓冲和减震功能,使得管子不易变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伞的中棒结构,所述中棒结构包括外管、中管、小管、伞柄、缓冲弹簧、开伞弹簧,所述外管内部套有中管,所述中管内部套有小管,所述小管底部设置有伞柄,所述外管与中管内部接触处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小管与外管内部设置有开伞弹簧。
优选的,所述外管下端设置有束管台阶一,所述中管上端与外管接触处设置有扩管处一。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外管的内部下端靠近束管台阶一与中管的外部上端靠近扩管处一之间。
优选的,所述中管下端设置有束管台阶二,且所述束管台阶二内部设置有小管。
优选的,所述小管上端靠近中管的内壁处设置有扩管处二。
优选的,所述小管的底部贯穿伞柄的内部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管的内部下端靠近束管台阶一与中管的外部上端靠近扩管处一之间设置缓冲弹簧,使得在开伞时产生冲击力能够通过中棒管件中的缓冲弹簧实现缓冲、减震,使得管子不易变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
1-外管;11-束管台阶一;2-中管;21-扩管处一;22-束管台阶二;3-小管;31-扩管处二;4-伞柄;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加美洋伞(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美加美洋伞(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7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支架的级进模具
- 下一篇:行星齿轮式搓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