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49645.6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雷元德;雷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32;B29C48/49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乔士铖 |
地址: | 434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鼠硅芯管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属硅芯管生产工艺技术领域。该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由合流芯和成型芯构成;合流芯的一端连接有成型芯;所述的成型芯包括密封圈、衔接法兰、衔接体、分流锥、支撑体、成型体、通气管、芯模、口模和压盖;支撑体的一端通过螺杆固装有衔接体;衔接体内部的支撑体一端设置有分流锥;衔接体一端设置有密封圈;衔接体一端圆周面上螺纹连接有衔接法兰;成型芯通过衔接法兰、密封圈和螺杆与合流芯固定连接。该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防鼠硅芯管生产技术中存有的防鼠效果不佳的问题;满足了企业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属硅芯管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芯管因具备密封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而广泛用于光电缆通信网络系统。硅芯管在敷设完毕后,极易受到老鼠啃食,导致硅芯管内部电缆通信中断的问题时有发生。目前市场上的防鼠硅芯管的设计一般分为两类;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一般是在硅芯管中添加辣味素等驱避剂的方式来达到防鼠目的。但是该种方式不仅存有容易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驱避剂的味道会逐渐减弱或者消失,进而导致其存有防鼠效果有限的问题。物理法一般是在硅芯管内部增加金属防护层如金属网铠装、不锈钢带凯装等,以使通过增强硅芯管硬度的方式达到防鼠的目的。但是硅芯管采用增加铠装的方式防鼠时,其不仅大大增加了光缆的生产成本,还增加了光缆的重量和施工难度,不能满足企业经济化生产使用的需要。目前针对化学法和物理法的防鼠硅芯管存有的以上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带玻璃纤维的硅芯管,其利用玻璃纤维难以咀嚼的特性达到防鼠的目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722401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防鼠防鸟啄光缆,其就是利用上述方法达到防鼠目的的。但是由于玻璃纤维存有流动性差和不熔于塑料的特点,采用现有的方式生产带玻璃纤维的硅芯管时,当玻璃纤维的比例在原料中占比过大后,其生产出来的硅芯管存有内壁摩擦系数大、外表面存有不光滑的问题。
由此采用现有的方式生产带玻璃纤维的防鼠硅芯管时,在保证硅芯管外观和内壁摩擦系数的情况下,玻璃纤维在硅芯管中的占比不能太高;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722401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防鼠防鸟啄光缆中的玻璃纤维在其外护套占比在3.1%-15.9%之间。所以其存有玻璃纤维占比过低导致防鼠性能不高,需要在管体内部设置金属网的方式来弥补其防鼠性能不高的缺陷。
由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含有大比例玻璃纤维的防鼠硅芯管,以解决现有防鼠硅芯管存有的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以解决现有防鼠硅芯管生产技术中存有的防鼠效果不佳和生产成本高问题的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鼠硅芯管的共挤模具由合流芯和成型芯构成;合流芯的一端连接有成型芯;合流芯和成型芯外部均设置有加热包裹层;所述的成型芯包括密封圈、衔接法兰、衔接体、分流锥、支撑体、成型体、通气管、芯模、口模和压盖;支撑体的一端通过螺杆固装有衔接体;衔接体内部的支撑体一端设置有分流锥;衔接体一端设置有密封圈;衔接体一端圆周面上螺纹连接有衔接法兰;成型芯通过衔接法兰、密封圈和螺杆与合流芯固定连接;支撑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杆固装有成型体;成型体的一端通过压盖和螺杆固装有口模;所述的口模内部的成型体一端固装有芯模;芯模内部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成型体贴合;通气管的一端通过锁紧拉杆穿过支撑体后与分流锥固定连接;通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芯模端口处通过通气螺栓装有定位压板;定位压板与芯模端口抵触连接。
所述的芯模呈圆柱状结构;芯模与口模之间形成成型环腔;成型环腔的一端呈喇叭状结构;所述的支撑体和成型体均呈“圆盘状结构”;支撑体和成型体的中心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气孔;成型体的通气孔与通气管的中心孔连通;通气孔一侧的支撑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孔;通气孔四周的支撑体和成型体上均呈发散状设置有多个过流孔;成型体上的过流孔一端与支撑体上的过流孔连通,另一端与成型环腔连通;所述的衔接体呈圆筒状结构,衔接体的内部与支撑体中的过流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荆州亮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49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机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鼠硅芯管的生产装置